1. 简单百科
  2. 奥马尔·帕夏

奥马尔·帕夏

奥马尔·帕夏(Omar Pasha,1806年9月24日-1871年4月18日),原名奥马尔·帕沙·拉塔斯(Omer Pasha Latas),塞尔维亚人,19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军事家。他出生于奥地利领土,父母信奉塞尔维亚东正教。曾在奥地利军队服役,因涉嫌贪污罪逃至奥斯曼一世帝国波黑,皈依伊斯兰教,并加入奥斯曼军队。奥马尔·帕沙在奥斯曼帝国内部平定了多起叛乱,并在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担任指挥官,曾在1854年的西利斯特拉战役中击败俄军,收复布加勒斯特并占领多瑙河公国。他还在1855年的奥尔滕尼塔、叶普阿托里亚战役中取得胜利,并参与了1854-1855年的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奥马尔·帕沙以战略才能出众而著称。

人物生平

奥地利逃兵

奥马尔·帕夏原名米哈伊尔·拉塔斯(Mihajlo Latas)。他是塞尔维亚人,信仰东正教,1806年出生在克罗地亚的Janja Gora,当时这里由奥地利帝国统治。他的父亲彼得在奥地利军队服役,并被任命为奥古林军团的副团长。而他的叔叔是东正教牧师。幼年的米哈伊尔·伏龙芝是一个聪明而活泼的孩子,对军事有浓厚的兴趣。

成年后,米哈伊尔·拉塔斯先在戈斯皮奇当了一年中学教师,又在扎达尔的一所军校获得了免费学员资格,最终进入父亲的指挥的奥古林军团服役。由于他字迹工整漂亮,在军团里被分配了文书工作。

然而好景不长,父亲彼得因为盗用公款被强制退休,米哈伊尔·拉塔斯的军事生涯也被迫结束。于是1823年,他流亡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波黑的莫奇,临走前还从军队保险柜里偷走了180弗洛林。不久他又到巴尼亚卢卡寻求生机,在那里他给一位土耳其富商的子女担任家教。在老板的引荐下他改宗了伊斯兰教并接受了割礼,给自己取了穆斯林名字毛拉·奥马尔。这个文化符号将他的未来与奥斯曼人紧密联系在一起。

崭露头角

在波斯尼亚渡过了两年后,奥马尔又去到维丁,为一位土耳其堡垒指挥官的子女担任家庭教师。这位军官对他的工作和军事知识非常满意,并将他引荐到伊斯坦布尔。

在伊斯坦布尔,通过精明的社交网络,无疑利用他作为前欧洲军人的好奇心,奥马尔被任命为土耳其军事学院的讲师。他的光芒使自己成为波兰裔高级将领Wojciech Chrzanowski的副官,后者在击败Janissaries之后参与了奥斯曼军队的重组。Chrzanowski还提出了重组军队的想法;作为回报,他为奥马尔引入土耳其社会铺平了道路。

奥马尔又与富有的女继承人AdviyeHanım结识并结婚,这是他在奥斯曼帝国军事圈中迅速崛起的开始。果然婚姻为他打开了所有正确的大门,不久他成为了王储阿卜杜勒·迈吉德的讲师。

奥马尔的一个专业是军事测绘,他在保加利亚多瑙河完成了一次测绘任务,获得了对地面的详细知识,这为他未来的征战提供了巨大帮助。

1838年,32岁的奥马尔被授予上校军衔,随后就任伊斯坦布尔的军事总督。他唯一的女儿SaffetHanım与Mustafa Celalettin Pasha结婚。

1839年,雄心勃勃的王储阿卜杜勒·迈吉德在内忧外患中登基,决心以全面的西化改革来挽救风雨飘摇的帝国。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调集大军与埃及穆罕默德·阿里帕夏作战,毛拉·奥马尔在这场战争被晋升为少将并获得帕夏头衔。

南征北战

1840年至1841年,他领导了一次成功的远征,以平息叙利亚的起义,并于1842年成为黎巴嫩的省督。

1843年至1844年,他在阿尔巴尼亚镇压了当地穆斯林贵族的叛乱。在证明自己是一名成功的战士后,年轻的奥马尔于1845年获得元帅军衔,当时他只有39岁。

1846年,奥马尔再次前往叙利亚,镇压当地的库尔德人。

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中,奥马尔奉命统帅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一带全部的奥斯曼帝国军队,指挥了与俄罗斯联合对多瑙河公国的占领,镇压了布加勒斯特的革命政府。在与俄奥军队潜在对抗的敏感情况下,他坚定而有效的处理表现出了相当的外交才干。

1849年,由于反对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的近代化改革,波黑的穆斯林贵族们趁着一年前革命的的活力发动反叛。次年,苏丹派奥马尔前往波斯尼亚镇压。奥马尔的铁腕只用了一个多月便平息这场持续一年多的暴动:同情叛乱的官员阿里- 帕夏·里兹万贝戈维奇被处决,1000多名反叛的大贵族带着镣铐,被押往伊斯坦布尔。数百年的封建aga和bek制度被奥马尔毫不留情地摧毁。他在波斯尼亚被称为“daur Pasha”,是贵族的最大敌人。

1852年,奥斯曼帝国黑山县爆发冲突,奥马尔委任为最高指挥,将黑山三面包围。但1853年,两国在俄罗斯奥地利的调解下停战。

扬名克里米亚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在此前的一个世纪,奥斯曼帝国在第四次到第七次的俄土战争中几乎从没有过任何胜利,哪怕只是一场中等规模以上的战役。但这一年底,奥马尔·帕夏的军队成功渡过宽大的多瑙河,在奥尔特里查击败了匆匆赶来的俄军。

1854年,他又在西塔特击败俄军的进攻。不久,普鲁士王国、奥地利两国背弃与俄国的“神圣同盟”,宣布中立。这让沙皇极其恼怒,严令前线取得一场胜利来稳定局势。6月22日,俄军统帅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维奇·戈尔恰科夫亲王亲自指挥围攻奥马尔·帕夏的斯里查要塞。

然而俄军倾全力苦战一天,亚历山大·戈尔恰科夫本人也在战斗中负伤,还是没有拿下要塞。俄军士气空前低落,第二天向北方撤退,毛拉·奥马尔率军乘胜追击,7月7日在古杰沃击败。疲惫的俄军全面撤退,最终完全撤出了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

9月14日,英法联军登陆克里米亚半岛,5天后前往塞瓦斯托波尔,登陆场就交给土耳其军队把守。1855年1月底,奥马尔·帕夏率领2.1万人来到克里米亚半岛的叶夫帕托里亚(Evpatoria)。2月,他在叶夫帕托里亚击败了4万俄军,而此前的一百年里,这个数量的俄军通常能反过来打败8万乃至10万的土耳其军。

这一年6月,俄军在高加索战场围攻奥斯曼帝国重要的卡尔斯要塞。9月,苏丹命令奥马尔·帕夏前往高加索解围。他到达那里时已是12月,而要塞已经在1个月前失陷,毛拉·奥马尔被迫向南撤退到特拉布宗。次年一月双方议和,战争结束。

奥马尔·帕夏的戎马生涯并未结束。1857年至1859年,他被派往美索不达米亚,成功地镇压了那里的起义。1861年到1862年,奥斯曼帝国与黑山县的战争再次爆发,奥马尔再次展现了他杰出的军事才干,攻下了黑山的采蒂涅,这被认为是一项艰难的任务。只有在大国的干涉下,黑山才勉强保持了独立。

作为一名清晰而精确的军事思想家,奥马尔·帕夏采取了大胆的决定并坚持不懈地执行它们。虽然他有严格而无情的纪律,但他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尊重。由于早年在巴尔干半岛认真细致的测绘学工作,他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格外熟悉。

晚年生活

1865年,奥马尔·帕夏被任命为鲁米利亚的军事长官,拱卫帝国的心脏。

1867年,他被派遣指挥对克里特岛上希腊人起义的镇压,但这次没有成功。由于土耳其舰队支持不力和供应不足,他无法完全确保对该岛的封锁。

1869年,毛拉·奥马尔被就任战争部长。

1871年,他在伊斯坦布尔附近的埃于普(Eyüp)去世,埋葬在Bostan码头边。

艺术形象

20世纪中期,南斯拉夫王国作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伊沃·安德里奇在他的小说《奥马尔帕夏·拉塔斯》(Omerpasha Latas)中描绘了波黑和黑塞哥维那战争期间奥马尔的生活和活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