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汉宝德

汉宝德(1934年—2014年11月20日),山东日照人,台湾建筑学者,毕业于台湾省立工学院(现台湾成功大学)建筑系,并赴美获得哈佛大学建筑硕士、普林斯顿大学艺术硕士,回台后任东海大学建筑系主任、台湾中兴大学理工学院院长、台南艺术学院(现台南艺术大学)校长,是国内知名建筑教育学者。

2010年12月19日晚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传媒建筑奖”评选中,荣获“杰出成就奖”。

人物生平

1934年汉宝德出生于山东日照市皋陆村,汉家经商,却鼓励汉宝德读书。

8岁时跟随父母逃至台湾,出于生计考虑报考了台湾省立工学院(现台湾成功大学)的建筑系。

1958年,自成大建筑系业后,留校任助教。

1961年,转任东海大学建筑系讲师。

1964-67年,赴美取得哈佛大学及普林大学硕士学位后,返国接任东海大学建筑系主任;接掌建筑系的十年间,调整建筑教育课程与国外主流的体系同步,培育众多建筑人才,在国内外均有杰出成就。

1977年任中兴大学理工学院院长。1981年起转任公职,担任自然科学博物馆筹备主任,续接任馆长;投入科博馆十五年间,始终秉持远而广的视野及对品质的坚持,成功地跨越了岛内长久以来理念与执行之间的鸿沟,为岛内的博物馆及文艺事业树立了崭新的典范。1995年7月又接任台南艺术学院筹备主任,至2001年2月在校长任内退休,正式告别二十的公职生涯。

现为台湾当局领导人办公室“国策顾问”、世界宗教博物馆馆长,汉光建筑师事务所主持人。

历年来的建筑设计作品有洛韶、天祥、溪头、澎湖、垦丁的青年活动中心,"南园"联合报员工休假中心、彰化县立文化中心、"中研院"民族所等。

曾先后投入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古迹修护、博物馆经营等领域。在每一工作中,均为岛内当时的现况带入了新的观念,并付诸实行,为其后岛内的专业领域奠定较宏广的根基。东海建筑系是如此;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如此;科博馆及台南艺术大学的创设更是如此。堪称岛内文化界少有的"学者兼实行家",对岛内的建筑及文化发展有相当长远的影响。

2014年11月20日,于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离世,享年80岁。

经历

台南工学院建筑系 耶鲁大学建筑学硕士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硕士

东海大学建筑系主任

中兴大学工学院院长

自然科学博物馆筹备处主任及第一任馆长

台南艺术学院筹备处主任及创校校长兼博物馆学研究所所长

台湾宗教博物馆馆长

主要著作

《建筑的精神向度》

《亚洲建筑散步》

《透视建筑》

《细说建筑》艺术与生活丛书。

《科学与美感》

《建筑与文化近思录》

《不耐平凡》

《博物馆管理》

《博物馆展示规划》

《汉宝德谈美》

《筑人间-汉宝德回忆录》

《斗拱的起源》

《明清建筑二论》

中国建筑文化讲座

《建筑笔记》

暖暖书屋出过汉宝德3本书,2014年9月底出版汉宝德的《汉宝德:境象风云‧写艺人生》,是汉宝德一生完整的传记,本书由建筑师黄健敏、暖暖主编欧阳莹编辑。黄健敏表示,他从汉宝德的秘书听闻汉宝德昨晚往生,觉得很遗憾与突然。

暖暖书屋还曾于2013年、2012年分别出版汉宝德的《建筑.历史.文化》、《建筑.生活容器》2本书;欧阳莹说,前者主要谈修复古迹的理念,汉宝德认为修复古迹不是复原就好了,还要更改一些东西,如改善防震,后者主要谈台湾当代建筑.

后世纪念

2014年12月25日下午,家属举行追思会,马英九亲自出席追思并颁褒扬令,感谢汉宝德一生对於台湾建筑教育改革、文化资产保存、大众科学教育、美育的卓越贡献。褒扬令由汉宝德长子汉述祖代表接受。

追思会中并播放《再见汉先生》影片及纪录片《与岁月对话:汉宝德「而立篇」》,回顾汉宝德与家人相处的岁月,以及他对建筑美学教育的贡献。《再见汉先生》影片最後,呈现汉宝德生前的访谈片段,他以「好了,不跟你们瞎扯了」为影片画下句点,象徵他丰富一生落幕。

远见天下创办人高希均代表各界致辞表示,与汉宝德相识30多年,他一生志业是想构建「美学人间」,更优雅自在出入於科学建筑与人文社会之间,凡事必求尽善尽美,做什麼像什麼,是一个有大成就的建筑师与教育家,也是社会少有的君子;汉宝德教出来的学生仍在建筑界引领风骚,相信会继承他的遗志。

汉宝德长女汉可凡代表家属追思,眼眶含泪表示,「回想起小时候在东海校园骑脚踏车,在家中围著火炉烤玉米时你脸上的笑容,感谢上天赐给我您的爱」,而父亲一直倡导美学教育,虽然已经离世,但留下来的是永恒的。

为回顾汉宝德一生,诚品信义店即起至2014年12月27日(六)也展出其生前墨宝与生前最後纪录片,供各界追忆生前风范。

参考资料

台湾建筑界的头儿汉宝德离世,曾批评央视;大裤衩.澎湃网.2022-01-07

汉宝德亚洲建筑散步.豆瓣读书.201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