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薛楚玉

薛楚玉,名瑶,字楚玉,约生于669年(李治咸亨末年),卒于734年(唐开元二十一年),天宝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市人),薛仁贵的第五个儿子,母亲柳姓,薛讷之弟,检校尚书右仆射薛崇之父平卢营口节度使,幽州节度使,幽州节度使。

薛楚玉自小随薛仁贵在唐朝京都长安生活,青年时在哥哥薛讷军中服役,曾随薛讷出征作战,立有战功,被任命为郎将。中年,担当边关主将,转战于燕、云、幽、朔、析、并诸州,为边疆稳定屡立战功。先被授为云麾将军,后升左威卫大将军、封爵汾阴县男。725年,被任命为幽州长史。733年,与突厥交战失利被李隆基免职,但仍留居边关。734年,薛楚玉去世,被草率就地埋葬。后被追封武威郡都督、太子太傅,迁归山西省葬于安邑三路里,并立有《大唐太子太傅薛公神道碑》。

人物生平

薛楚玉,官至平卢节度使(又称为范阳节度使、幽州节度使)。后来因为和他哥薛讷的军事改革被保守派排挤,被人告发渎职,免其官,由张守珪取代,他的离职加快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亲属成员

父亲:薛仁贵(公元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礼,字仁贵,汉族,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哥哥:薛讷,字慎言,首次为官担任城门校尉,后升任蓝田县令。

儿子:薛嵩,将门虎子。年轻时,以臂力骑射闻名,为人豪迈。安史之乱时,投安史叛军。作战有功,拜邺郡节度使。史朝义败亡,携带以相、卫、、邢四州归顺朝廷,拜昭义节度使。战后重建工作上,薛嵩作出了很大贡献,促使昭义镇尽快恢复生产。颇好蹴鞠,隐士劝之,遂止。李豫大历八年(773年),病死。

孙子:薛平,字坦途,磁州刺史,授右武卫将军。出为汝州市刺史、郑滑节度使,数战有功。迁平卢军节度使,加检校右仆射,封魏国公。,迁护国军,以司徒致仕,赠太傅。

曾孙:薛从,字顺之,迁汾州刺,将作监,迁左领军卫上将军,赠工部尚书。

研究书目

旧唐书

新唐书

资治通鉴

参考资料

薛嵩墓.中国小康网县域.2024-09-25

薛楚玉-河津唐代人物专题.博雅人物网.2024-07-29

薛仁贵(唐朝爱国名将民族英雄).读历史网.2024-07-29

《新唐书·薛讷传》原文及翻译.教育网.2024-07-29

旧唐书刘昫等.微信读书.2024-11-27

新唐书(中华古籍国学宝典文库).微信读书.2024-11-27

资治通鉴.微信读书.2024-11-27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