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口岸

吉隆口岸(全称:中尼吉隆-热索瓦口岸)地处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吉隆县吉隆镇热索村,位于日喀则市吉隆县南部78公里处,距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830公里,离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131.5公里。它是中国与尼泊尔及南亚国家交往和通商的要道,为中国一类陆路口岸。吉隆口岸交易除以物易物外多以尼币和人民币作为支付手段。日喀则地区经贸委口岸办、吉隆县政府对该口岸实施口岸管理。

1788年,吉隆口岸是西藏与尼泊尔交往和通商的口岸要道。1961年12月15日,国务院设立吉隆海关,并批准口岸开放。1972年,该口岸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二类陆路口岸。1978年,其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一级陆路通商口岸。2014年,吉隆双边性口岸正式开通运行。2015年,国务院批准吉隆口岸为国际性常年开放公路客货运输口岸。2018年,吉隆口岸被国务院批准为中药材进口边境口岸。2022年3月,国家正式批准设立国家级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12月28日起,吉隆口岸恢复双向货通。2023年4月1日起,该口岸恢复客通。12月28日吉隆口岸恢复双向贸易通道。

吉隆口岸作为国际性口岸启用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将西藏自治区打造成“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提升西藏对外开放水平、落实兴边富民行动、促进中国西藏与尼泊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2024年1月至8月,吉隆口岸的进出口贸易量达到6.65万吨,同比增长78.30%,贸易值约为25.10亿元,同比增长49.80%。新能源汽车出口达到4186辆,贸易值5.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1倍和1.02倍。

历史沿革

传统要道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七月,廓尔喀以贸易与边界纠纷为由入侵西藏自治区边境,先后占据聂拉木县、吉隆(今吉隆镇),并向宗嘎防线滋扰。吉隆时西藏边境官寨,被廓军占据一年,廓军在石筑官寨下筑有一道高达二丈的石垒,四周分设据点。西藏地方政府请求清政府派兵支援后,爱新觉罗·弘历派遣福康安统率大军攻打廓尔喀,并征调了四川省云南省东北地区的军队和大渡河德格县、昌都等地的藏族士兵,总数达一万五千人,加上西藏地方的军队,有将近两万人之多。福康安率兵从定日出发,仅用一个月就攻破敌军官寨,吉隆得以收复。石刻所在的山间通道是蕃尼古道上通往中尼边境的险关要道,也是清军反击廓尔喀入侵取得胜利的主要道路。

初期开发

1961年12月15日,经国务院114次会议决定在吉隆设立海关。1972年,吉隆口岸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二类陆路口岸,曾经设有海关、商检等部门,但由于口岸本身的建设程度低等诸多因素,该口岸对外贸易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萎缩,加之樟木口岸繁荣的替代作用,吉隆口岸进出口贸易基本停止,海关、商检等部门随之撤销。

加快开放

2014年,吉隆双边性口岸正式开通运行。2015年5月,国务院批准同意吉隆口岸扩大开放为国际性口岸。但由于尼泊尔4.25地震影响,口岸损毁严重,中尼贸易一度中断。2015年10月才恢复中尼陆路贸易和人员往来。2017年4月13日,吉隆口岸扩大开放顺利通过国家验收,6月29日中尼两国完成外交换文,吉隆口岸正式扩大开放为国际性口岸。8月31日,该口岸正式对第三国开放。2018年,吉隆口岸被国务院批准为中药材进口边境口岸。2019年11月,总量1000公斤、总值52万元人民币的出境加工原材料顺利从吉隆口岸报关出口,西藏自治区出境加工贸易业务实现“零”的突破。11月30日,西藏日喀则市吉隆县近日开通6条客运班线,不仅至吉隆口岸有了正规的客运车辆,也填补了吉隆县道路客运史上的一项空白。

2020年7月6日,吉隆口执行“客停货通”政策、以界桥中线交付方式恢复单向货运出口。2022年12月28日上午,6辆满载尼泊尔货物的货车驶入吉隆口岸进口货物查验场,吉隆口岸热索桥中方一侧举行恢复双向贸易启动仪式,标志吉隆口岸正式恢复双向贸易。2023年4月1日,吉隆口岸恢复双边人员往来。2023年吉隆口岸尼泊尔植物源性食品(中药材)申报类从7种增加至39种。2023年4月1日起恢复客通。2024年12月1日,吉隆口岸联检大厅正式启用新版对外开放口岸出入境边防检查现场标志。

口岸位置

吉隆口岸地处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吉隆县吉隆镇热索村,位于日喀则市吉隆县南部78公里处,距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830公里,离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131.5公里。吉隆口岸的“界河”是东林藏布河。东林藏布河上游位于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下游为珠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

交通

在中国西藏与尼泊尔边境的吉隆口岸,修建于不同年代的大桥在“界河”东林藏布河上。因为地处热索村,全都得名“热索桥”。第一代热索桥是1979年中尼联合修建,是铁索吊桥。第二代热索桥是一个木质悬索桥;第三代热索桥为钢索吊桥。2015年尼泊尔“4.25地震”,吉隆口岸受灾严重,然后在第三代的原址基础上建了第四代桥。该热索桥1800米。此外,吉隆口岸辖区有G216国道。该口岸是G216国道的终点,同时也是蕃尼古道的起点。

2016年,“兰州号驱逐舰”即兰州—桑珠孜区加德满都公铁国际联运班列、“广州市号”即广州—拉萨市—日喀则—加德满都公铁国际联运班列试运行成功。日喀则至亚东县、日喀则至吉隆县高等级公路前期工作顺利开展,中尼铁路国内段可行性研究工作已经启动,2022年8月吉隆口岸至加德满都跨境铁路可行性研究工作正式启动。“十四五”时期,在吉隆口岸方向实施60道班至热索桥段、G216K81处特大滑坡专项整治工程以及G216孔塘拉山隧道、热索桥重建项目。

口岸管理

边贸市场

2018年10月31日,吉隆国际边贸市场在西藏吉隆县吉隆镇投入使用,该边贸市场总投资4250万元,建设面积12000平方米。

边境经济合作区

2022年3月国家正式批准设立国家级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成为全国第18个、西藏自治区首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实现了西藏从无到有的突破。

管理机构

吉隆口岸交易除以物易物外多以尼币和人民币作为支付手段。日喀则地区经贸委口岸办、吉隆县政府对该口岸实施口岸管理。武警边防总队在吉隆口岸设有边防检查站(与吉隆边防公安派出所),一套人员两块牌子,主要担负进出境人员和交通工具及镇辖区社会治安的管理。

口岸海关

吉隆口岸的海关是由桑珠孜区海关季节性地进入口岸进行监管工作。吉隆海关,位于西藏日喀则市吉隆县吉隆镇。1960年1月,首批进藏建关干部中的吴可恩等人进驻吉隆,以税收组名义开展工作。1962年5月10日,吉隆海关正式成立。1984年5月,海关总署批准吉隆海关为科级关,隶属日喀则海关。2015年9月18日,正式升格为处级关,隶属拉萨海关。2017年8月,吉隆口岸扩大开放为国际性口岸。2018年,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原吉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职责和队伍划入吉隆海关。主要负责吉隆口岸和吉隆县范围内海关各类管理工作,承担辖区的口岸旅检、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查验、征税、查私、统计等职责。吉隆海关内设办公室、人事政工科、综合业务科、监管一科、监管二科、监管三科6个科室。辖区设有一个正处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缉私局分局。现有关警员63人。内设机构:办公室、人事政工科、综合业务科、监管一科、监管二科、监管三科。

口岸功能

吉隆口岸开通对旅游业的助推作用。吉隆口岸的开通,首先是对吉隆当地的旅游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吉隆县拥有丰富的可供旅游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例如自然资源佩估湖、贡塘拉姆景区、开热瀑布、吉普大峡谷、拉朵风光、吉隆沃玛村附近的三趾马化石、江村自然保护区(这里的长叶云杉西藏红豆杉是中国仅存的珍稀树种)等和人文景观贡塘王城遗址、吐尼古道、吉普园、热索桥遗址、卓玛拉康、强准祖布拉康、帕巴寺、桑丹林寺等。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吉隆县共接待游客9 472人次,由旅游创造的经济收入达73万元,2011年,吉隆的游客人数达到12 000人,带来约230万元收入。随着吉隆口岸的建成和投放运营,游客的出入境手续将更加便捷,这将使国内游客和外来游客的数量在吉隆县都大大增加,为吉隆县的旅游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吉隆口岸开通后对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吉隆口岸的开通,不但活跃了本地区对外贸易,更会助推西藏自治区区内甚至全国的对外贸易增长。

上海市为起点的318国道贯穿中国东西国境,进入西藏境内以后与尼泊尔接壤,人们习惯把这条路称为“中尼公路”。中尼公路在中国境内经过堆龙德庆区、日喀则、萨迦县、拉孜、樟木口岸,长829千米 ;在尼泊尔境内经过科达里、当塔里、巴拉比斯、巴斯卡尔、巴克达浦等城镇,长 114千米。1963年6月动工,1967年5月建成通车。2010年4月,中尼公路60道班至吉隆县公路改建工程宣布开工,中尼公路将经过吉隆口岸。2012年5月,链接中尼边界的热索桥动工。该公路连接中国西藏和尼泊尔的吉隆县城至热索桥公路,是继经由樟木口岸进出中尼两国的第二条公路,是为实现吉隆口岸恢复通关做好准备的。公路的通畅,对于吉隆口岸在边贸方面对西藏自治区及整个中国的辐射作用的发挥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吉隆口岸开通后对劳动力就业创造了空间。由于吉隆口岸对地区经济的繁荣,其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也呈显由本地到中国的辐射状。在吉隆口岸带动下,因为经济活跃的缘故,对于其他地方劳动力的需求也会大幅增加。由于语言、信仰等相同背景,藏区内其他地方的劳动力将成为口岸发展的重要力量。

吉隆口岸的形象作用。很多没有到过中国内地的人,可以通过吉隆口岸了解中国。现代化的吉隆口岸,对于展示新吉隆、新西藏和新中国的对外开放形象起到重要作用。

经济发展

2008年,吉隆口岸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557万元,其中出口额达494万元,进口总额为63万元。2022年12月28日,吉隆口岸恢复双向过货,已累计对尼出口货物0.98万吨、货值4.13亿元,进口货物0.06万吨、货值0.17亿元。

2018上半年,吉隆口岸进出口货物总量75332吨,同比增长32.8%,进出口货物总值13.87亿元,增长11.83%。

2023年1-6月,吉隆口岸通关货物数量2634车(出口:2183辆,进口:451辆),同比增长78.7%;通关货重24087.3吨(出口:21869.06吨,进口:2218.24吨),同比下降2.5%;通关货值108861.42万元(出口:102669.6万元,进口:6191.82万元),同比增长18.6%。此外,新增注册在吉隆边合区的外贸企业15家,物流企业1家,进出口贸易额突破1亿元。吉隆边贸市场进驻46家商户(其中进口业务40家、出口业务6家),截至2023年6月完成边贸市场互市贸易实现689万元。2023年9月举办吉隆边贸文化旅游节,力争全年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亿元。

2024年1月至8月,吉隆口岸的进出口贸易量达到6.65万吨,同比增长78.30%,贸易值约为25.10亿元,同比增长49.80%。新能源汽车出口,达到4186辆,贸易值5.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1倍和1.02倍。

价值意义

吉隆口岸是216国道的终点,同时也是千年古道——蕃尼古道的起点。从历史上来看,吉隆一直就是西藏自治区对外友好交往和贸易通商的重要通道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尼两国以吉隆河为界,水面上的四代热索桥不仅见证了历史变迁的沧桑,也续写着今天的繁荣与活跃。(总台中国中央电视台记者 徐平评)

吉隆口岸作为国际性口岸启用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将西藏打造成“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提升西藏对外开放水平、落实兴边富民行动、促进中国西藏与尼泊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主席助理 罗梅评)

十四五”时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吉隆口岸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和区党委十届三次全会的决策部署,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四件大事”“四个确保”,聚力“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进一步提升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改革创新驱动,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承担建设起面向南亚大通道前沿阵地、兴边富民等推动西藏自治区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中国西藏网 评)

相关事件

2015年5月12日,中国和尼泊尔边境15时5分左右再次发生地震,震感强烈。印度北部民众有明显震感,西藏自治区震感强烈,吉隆口岸四周的山上尘土飞扬,不时有石头掉下,通往吉隆口岸的216国道再次因塌方发生中断。4月25日,中国青年边检官兵主动要求进驻吉隆口岸,在等待驰援期间坚守国境,面对持续的余震、滑坡和泥石流,除协助中尼两国边民避险外,每日重要工作为在吉隆口岸准时升起五星红旗。

2025年7月8日5时许,中国和尼泊尔边境的吉隆口岸一带发生泥石流灾害。经初步统计,泥石流已致中国一侧11人失联,尼泊尔一侧已知有6名中方施工人员失联。吉隆口岸连接中尼的热索桥在凌晨5时37分受泥石流冲击垮塌中断。7月9日,吉隆县遭遇洪水灾害后,吉隆市县两级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全力开展人员转移安置工作。截至7月8日22时,受到影响的350名人员已全部得到妥善安置。此次转移安置人员包括吉隆镇热索村(江村自然村)群众 46人、尼泊尔籍经商务工人员90人、游客(含驾驶员)2人、项目工地施工人员61人、国门商户11人,上述人员均被集中安置在当地指定宾馆。其余安置人员为海关、边检及边合区管委会工作人员。

自然地理

气候

吉隆口岸所处地域的北部地区为藏南寒冷——温暖的半干旱高原河谷季风气候区,而吉隆南部地区则为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达10-13℃,最暖月气温在18℃以上,年无霜冻日数在200天以上。

地形地貌

吉隆口岸所处地域的地势北高南低,以吉隆县城北部的马拉山为界,东北部是较为开阔的湖盆草原地带和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地势较为平坦。马拉山以南至国界,平均海拔由北往南依次降低,县城所在地的宗嘎镇位于盆地中心,海拔4200米,吉隆镇海拔为2800米。

希夏邦玛峰是唯一的一座完全在中国境内的8000米级山峰,位于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位于主脊线偏北10公里,呈东南西北走向的枯岗日山脉的东南部,东经85.7°,北纬28.3°。东南距珠穆朗玛峰120公里,东面是海拔7703米的摩拉门青峰,西北面是7292米的岗彭庆峰。希夏邦马峰海拔8012米,为世界第十四高峰。希夏邦马峰北坡地形复杂,山势陡峭,布满了冰裂隙。野博康加勒冰川位于北坡,冰塔林形态各异。南坡气候温暖湿润,高山杜鹃林以4700米为上限、3500米以下预林翠绿,为各类珍稀动物栖息地,随处可见或群或只的珍贵的太阳鸟长尾叶猴和小熊猫等。1964年5月,中国登山队首次登上峰顶,开创了世界第一的纪录。至此,世界上8000米以上的高峰全部被人类征服。

水文

佩枯措湖位于日喀则地区吉隆县聂拉木县的交界处,距定日县城250公里,是日喀则地区最大的湖泊,面积约有300多平方公里。该湖三面环山,地形开阔,鱼类资源丰富,湖岸有西藏高原特有的珍禽走兽--西藏野驴黑颈鹤斑头雁鸥科等。

文化

吉隆口岸所在的热索村位于中尼边境界桥热索桥中方一侧,南距热索桥约150米,吉隆藏布河在此与东林藏布河汇合进入尼泊尔境内。村庄所在地海拔1818米,环绕四周的大山海拔2650~3000米。截至1995年,村内现仅有三户藏族居民,户主姓名为边巴、帕拉·罗布次仁、拉巴,全村人口16人,信奉佛教。该地崖葬习俗已有数代人的历史。丧葬程序是:人死之后的当天夜里,由家人用麻绳将尸体捆绑成屈肢状,然后请当地有名望的喇嘛根据死者生辰八字及生前行为进行占卜以决定在水葬、火葬、崖葬等葬法中选定一种。一俟决定采用崖葬,便由家人用酥油仔细涂抹尸体全身并将死者随身系挂之物取下,然后将尸体装殓在一木箱内,箱内盛放盐、香料等物后封闭严实以防尸体腐败。送葬时间亦根据卜卦结果决定,最早为凌晨三四点,最晚可到傍晚六七点钟。治丧期间也有禁忌:人死后,家中成员7天之内不得洗脸,更不能唱歌笑闹,须保持肃静以示哀悼;根据家庭经济情况,在死者去世后的“一七”“二七”“三七”“四七”均要为其举行祭祀活动,此时亲戚友邻要送给丧家以酥油、茶叶等物助丧。

旅游

吉隆口岸所处地域的自然景观有希夏邦马峰、佩枯湖、开热瀑布、吉甫大峡谷、金马雪山、吉甫园、姆拉山观光台、扎什旧茅摄影地等。人文景观有与大昭寺建于同期的帕巴寺、强真寺,还有曲德寺等藏传佛教寺庙及拉姆曲丹塔群、大唐天竺使出铭、贡塘王朝遗址、三趾马化石景区、招提壁垒、清军墓、六世活佛嘎玛巴出生地等。

帕巴寺

帕巴寺位于吉隆镇东部,海拔2850米,建于637年左右,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相传尼泊尔赤尊公主徒步路经芒域(今吉隆镇一带)到达拉萨市西藏自治区时她随身带有三尊释迦牟尼佛像,其中称“瓦帝桑布之尊”的安放在吉隆镇,并为它建造了帕巴寺。帕巴寺是西藏地方政府在边远地区所辖寺之一。帕巴寺的建筑风格独特,系楼阁式石木塔。高四层,塔中有梯可盘旋至顶层层出檐,逐层收分,每层均设有壶门、小窗,建有挑、枋、椽子、飞头瓦垄等。塔之四角的一、二层檐角套有火焰形铜套饰,三、四层上为黄铜翘檐伸出,顶部有铜刹顶,以圆光、仰月、宝盖、宝珠连接,屋面用盖顶。在三四层的四周壶门上绘有小佛像。底层为佛殿,由门廊及主殿两部分组成,其外环绕内、外回廊,供信徒转经之用。门廊面积4柱,门两端有圆雕木狮子一对左右有密室相通。佛殿平面呈正方形,进深3间面阔3间,有柱14根(方10根,圆柱4根)。殿门楣上方为5尊护法狮子,其间绘有头戴黄色类帽的格鲁派祖师像。

拉玛曲丹塔群

拉玛曲丹塔群位于吉隆县城西北方向约3.5公里处,吉隆县城至贡当乡简易公路南侧,其西南方约半公里处为宗嘎镇普拉村。11世纪,由当地活佛拉玛·罗绍娃主持修建。塔群由7座塔组成,平面布局呈十字形分布,南北向排列5座塔,东西向排列2座塔。其中,以南北向5座塔为塔群主体,由3座大塔和2座小塔组成。各塔建筑基本一致,系土石结构,塔刹外层均用红黏泥抹涂。7座塔中,除3座保存完好外,其余均已塌。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六月四日、八月十五日、八月二十五日等宗教或民间节庆日,当地僧侣群众有绕塔群转经求佛的习俗。

参考资料

中尼吉隆-热索瓦口岸正式对第三国开放.中国一带一路网.2025-07-09

西藏吉隆口岸泥石流致多人失联 中尼热索大桥垮塌中断.西藏吉隆口岸泥石流致多人失联 中尼热索大桥垮塌中断.2025-07-09

西藏吉隆口岸出入境人数超15万人次.中国新闻网.2025-07-09

招提壁垒.吉隆县人民政府.2025-07-09

吉隆口岸的点辐射功能解析.吉隆口岸的点辐射功能解析.2025-07-09

吉隆口岸恢复双向贸易通道.国家外汇管理局.2025-07-09

吉隆口岸助力高原经济走在全国前列具体实践.中国西藏网.2025-07-09

1至8月里孜、樟木、吉隆三口岸进出口总值约47.61亿元.金台咨询.2025-07-09

西藏有了出境加工贸易.中国政府网.2025-07-09

西藏吉隆口岸开通客运班线.中国政府网.2025-07-09

西藏吉隆口岸恢复人员往来.新华网.2025-07-09

西藏吉隆口岸正式启用新版对外开放口岸出入境边防检查现场标志.中国新闻网.2025-07-09

西藏吉隆三代热索桥见证时代变迁.中国日报中文网.2025-07-09

深入落实河长巡河工作制度.微信公众平台.2025-07-09

文化中国行丨千年古道被唤醒 边境小镇越来越有“国际范儿”.央视新闻.2025-07-09

西藏吉隆口岸泥石流致多人失联,当地居民:许多货物受影响,通往尼泊尔唯一的友谊桥被冲毁.微信公众平台.2025-07-09

西藏吉隆国际边贸市场投入使用.中国政府网.2025-07-09

吉隆海关.吉隆海关.2025-07-09

吉隆口岸助力高原经济走在全国前列具体实践.手机中国西藏网.2025-07-09

中尼边境再发7.5级地震 多地震感强烈.中尼边境再发7.5级地震 多地震感强烈.2025-07-09

西藏吉隆县受洪水影响人员全部妥善安置.澎湃新闻.2025-07-09

气候湿润 在亚东吉隆感受温暖.西藏新闻网.202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