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君宝,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简介
2001年获中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获中科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所长奖学金”。1994-2004年工作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并于2002年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三届“青年科技奖”。2004年,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湿地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Baton Rouge, Louisiana State, 南阿拉巴马大学)做访问学者,同年获得德国马普学会资助,以“马普学者”身份在马普化学所(马克斯·普朗克 Institute for 化学)从事科研工作。2008年3月以“国外杰出引进人才”身份应聘到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工作,现为滨海湿地生态团队学科带头人,滨海湿地生态实验室主任。在湿地、干旱区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氮、磷元素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目前的工作重点在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营养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温室气体及痕量气体的生物排放研究及退化湿地修复研究等。主持或参加的国家自然基金、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973”项目、省部委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10余项,已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文章20余篇。
教育科研
2008年3月以“百人计划”(国外杰出引进人才)身份应聘到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工作,、山东省海岸带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科院海岸带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10年被评为“2009年度烟台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目前的工作重点主要围绕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营养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温室气体及痕量气体的生物排放研究、滨海盐碱地治理及退化湿地生态修复研究等开展工作。在国际上首次进行了碳酸钠盐渍土NO生物排放的模拟研究,发现该土壤NO生物产生与排放的土壤湿度阈值在2-30%(WFPS);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从生源元素生物地球化学角度探讨我国北方包括退化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研究,提出了“逐级修复”理念。曾主持或参加的国家自然基金、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973”项目、省部委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20余项,正在主持科研项目包括“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席)、国家自然基金、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973”项目、省部委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10余项。已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申报发明专利4项。
研究生培养
湿地生态与生物地球化学、环境生态学。具有地理学、环境科学、生物地球化学或生态学等专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