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天津京剧院

天津京剧院

天津京剧院是经由国家文化部评定的全国京剧重点院团,天津京剧院正式成立于1995年8月28日,京剧院下属一团、实验团,天津京剧院名角荟萃,行当齐全,文武兼长,阵容强大,是国内重要的京剧表演艺术团体。

基本概况

天津京剧院于1995年8月28日由天津市京剧团和天津市京剧三团合并组建而成,下设一团、二团、实验团。2006年被文化部评为“全国重点京剧院团”。现任院长王平。隶属于天津市文化局。天津市财政局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天津京剧院成立于1956年,是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现有演出实体一团、实验团。

天津京剧院名角荟萃、实力雄厚、行当齐全,文武兼备。曾拥有一批造诣很深、在全国及海外享有盛名的前辈艺术家:杨宝森厉慧良张世麟周啸天丁至云林玉梅杨荣环程正泰朱玉良王紫苓、宋鸣啸、李荣威包式先、哈宝山、王则昭赵慧秋曹世嘉等,著名鼓师杭子和周子厚和著名琴师杨宝忠。当今,一批实力不凡的知名艺术家:马少良杨乃彭邓沐玮李经文、王平、李莉康万生张幼麟张学敏张克让等正为传承发扬京剧做着积极的贡献。优秀青年主演:王艳吕洋黄齐峰闫虹羽、王嘉庆、李宏、陈嫒等已将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优秀剧目继承下来,成为剧院领军之才,优秀青年演员:王大兴、焦鹏飞刘嘉欣、赵华、邵海龙等成为剧院后起之秀。

天津京剧院共有9人荣获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3人荣获梅兰芳金奖。其中王平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

天津京剧院创作的多部剧目均获成功。上世纪五十年代创作的《火烧望海楼》《六号门》享誉全国。2000年创作推出的现代京剧《华子良》先后荣获中宣部第8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第2届保留剧目大奖、文化部第10届“文华大奖”、文化部首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文化部第3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金奖,戏曲现代戏学会“突出贡献剧目”奖、上海戏剧学院大奖,该剧拍成戏曲电影后又荣获第9届电影“中国电影华表奖”。2004年创作推出的京剧《妈祖》荣获中宣部第10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08年创作推出的京剧《护国将军》荣获文化部第5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金奖。2011年创作推出的京剧《香莲案》先后荣获文化部第6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一等奖、文化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文化部第14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2014年创作推出的京剧《康熙大帝》在文化部第7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获得好评,2016年《康熙大帝》荣获文化部第15届文华奖“文华大奖”。

天津京剧院现有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人,其中3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有一级演职员22人,二级演职员58人。众多青年演员在名师的指导下技艺日臻成熟,在多个京剧艺术大赛上取得好成绩,如中国中央电视台第5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荣获6个金奖,位列全国金牌第一;第6届“CCTV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荣获4个金奖;第7届“青京赛”荣获4个金奖、8个银奖。

天津京剧院的新、老艺术家们以其雄厚的实力、丰富多彩的剧目,足迹遍及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哥伦比亚墨西哥韩国日本和港、澳、台数十个国家及地区,出色地完成了国家委派的出访及商演任务,并受到广泛赞誉。为弘扬传播祖国优秀民族文化,扩大中外交流、增进友谊,改善两岸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剧院部门

天津京剧院一团

天津京剧院一团是在天津市京剧团的基础上稍加调整组建成的。天津市京剧团于1956年8月由原来的北京宝华京剧团和天津共和社合并组建而成,初建时期的主要演员有杨宝森厉慧良张世麟周啸天丁至云林玉梅杨荣环杭子和周子厚杨宝忠程正泰李荣威等。经常演出的传统剧目有《长坂坡·汉津口》、《挑滑车》、《艳阳楼》、《一箭仇》、《钟馗嫁妹》、《马超》、《武松》、《雁荡山》、《杨家将》、《苏三起解》、《锁麟囊》等。1961年,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筹委会特邀天津市京剧团进京演出新编近代剧《火烧望海楼》。1964年,文化部选调该团创作的现代戏《六号门》进京,参加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1965年创作的现代戏《三条石》,参加华北地区京剧现代戏调演。“文革”后,老生马少良杨乃彭,老生兼武生王平,旦行李莉张学敏,净行邓沐玮等一批青年演员成长起来,成为天津市京剧团的新一代主演。整理、改编的《宇锋》、《银屏公主》、《玉莲盟》、《孙悟空大闹乾坤》等一批传统剧目,分别获天津市新剧目汇演一等奖二等奖。1979年编演的现代戏《青山》和1981年编演的《罗怒潮》,1983年创作的《一代元戎》以及随后创作的《齐王韩信》、《司马执剑》等剧,也在天津市的戏剧汇演中获奖。1988年创作的《探母吟》参加全国京剧新剧目汇演,获新剧目奖。天津市京剧团先后赴朝鲜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加拿大演出,博得好评。建院后,一团继续发挥天津市京剧团的开拓精神,为剧院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天津京剧院一团团长:吕洋

吕洋:天津京剧院一团团长、一级演员天津市第13届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第12届青联委员。工青衣。1979年生。毕业于天津市艺术学校中国戏曲学院第4届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曾先后师从孟宪瑢赵荣琛王吟秋等名家。2011年拜李世济为师。常演剧目:《亡蜀鉴》《锁麟囊》《六月雪》《春闺梦》《祝英台抗婚》《王宝钏》《荒山泪》《龙凤呈祥》《英台抗婚》《贺后骂殿》《梅妃》,以及新创剧目《香莲案》《玉簪缘》等。曾获奖项:2005年中国中央电视台第5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2007年第1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2012年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折子戏展演优秀表演奖,2013年第26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2013第14届文华奖优秀表演奖。(榜首)在文化大奖剧目《康熙大帝》一剧中饰演淑妃。曾获荣誉:2006年被评为天津市“五个一批”人才。2012年荣获天津市青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并入选天津市“131人才工程”。2012年被授予天津市宣传系统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3年荣获天津市“国际劳动节”劳动奖章。2016年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12年2月荣获天津市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2012年6月荣获天津市宣传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9年3月荣获天津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天津京剧院实验团

天津京剧院实验团团长:王艳

王艳:天津京剧院实验团团长、一级演员,天津戏剧家协会理事,天津市第12、13届政协委员,天津市第11届青联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工青衣、花衫。毕业于天津市艺术学校,第3届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师承孟宪瑢、袁文君、田玉珠、张芝兰、孙荣蕙等。曾从杨荣环梅葆玖杨秋玲姜凤山李维康华文漪等学艺。1997年拜刘秀荣为师。常演剧目:《谢瑶环》《乾坤福寿镜》《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白蛇传》《穆桂英大破洪州》《银屏公主》《昭君出塞》《霸王别姬》《太真外传》《生死恨》《四郎探母》《红鬃烈马》等。曾获奖项:2011年第25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榜首),2005年中国中央电视台第5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旦角组第一名、当日观众最喜爱的演员),2000年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2004年第4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2013年第10届中国艺术节文华表演奖。曾获荣誉:2011年度天津市宣传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2005年天津市三八红旗手、天津市委宣传部“五个一批”人才。

五十多年来,天津京剧院曾上演了一次不同流派和风格的传统剧目,如:《探皇陵》《四郎探母》《红鬃烈马》《铡美案》《十八罗汉收大鹏》《铁公鸡》《将相和》《长坂坡、汉津口》《艳阳楼》《锁麟囊》《杨家将》《伍子胥》《凤还巢》《野猪林》《孙尚香》《杨门女将》等300余出,并创作改编演出了一批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剧目如:《火烧望海楼》《六号门》《三条石》《金翅大鹏》《万水千山》《李鸿章》《神赤宝珠》《三娘教子》《血砚记》《岳飞与杨再兴》等30余出,这些剧目各具艺术特色,深受观众喜爱,并曾有26出戏先后获得国家级演出大奖。

舞美中心

艺术室

演出部

培训部

党委办公室人事科

办公室

财务部

行政科

滨湖剧院

天津滨湖剧院是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天津京剧院的专属剧场。它背靠风景秀丽的天津广播电视塔,毗邻华夏未来、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场馆,身处文化氛围浓厚的天津体北中心区,环境优雅,交通便利。

始建于1988年的滨湖剧院,于2006年在原址上拆除重建并于2008年落成重开。新滨湖剧院是目前国内设施较好、功能较全的现代化剧场之一。

滨湖剧院占地933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370平方米,外墙采用天然石材塑造出厚重、怀旧的建筑风格,简洁素雅的外立面精典纯粹,欧式条窗、檐口及屋顶的造型设计,有别于传统造型的建筑风格,代表了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和国内知名剧场的水平。剧场大厅宽敞明亮,顶上大型的水晶玻璃吊灯,映衬着天然大理石地面,整个大厅显得晶莹剔透、高雅别致、富丽堂皇。

剧场观众厅分为上下两层,共设818个座席,配有6个豪华包厢。剧场内部采用全黑芯木莲装饰,视觉和音质效果比较好。场内配以孛艮地色的高靠背座椅,整体色调温馨富丽堪为一景。电动升降乐池可容纳百人同时演出,舞台设施齐全,52道吊杆、引进美国、德国等知名品牌音响、灯光、监控系统设备,四个近百平米化妆间、服装间、洗漱间、三个VIP主演化妆间,各房间配有舞台同期监控设备。

滨湖剧院自1988年4月由英国皇家芭蕾舞团首场开业演出后至今25年来,接待了英、法、日、俄、捷克赞比亚等20余个国家文艺团体的访津演出,接待了北京、上海市、武汉、云南省辽宁省大连市青岛市山东省、河北等国内知名院团的大型演出。作为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天津京剧院的常年演出阵地,在滨湖剧院的舞台上,更是走出了蜚声国内的文华大奖、京剧节金奖、“五个一”工程奖等获奖剧目《华子良》《妈祖》《护国将军》《香莲案》,成为天津文化市场尤其京剧文化推广的地标性艺术演出场馆。

二团

天津市京剧院二团,由原天津市京剧三团改建,前身为天津1970年组建的《红灯记》剧组,1974年改组而成。“文革”后,该团确定以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三并举为剧目建设方针。一方面认真恢复了一批优秀传统戏,一方面组织力量创作排演了一批近代、现代题材的剧目。1976年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首先上演了根据同名话剧改编《万水千山》,此后连续上演近百场。1977年恢复上演了延安市时期的名剧《逼上梁山》,同年又上演了现代戏《骄杨颂》,在天津市戏曲舞台上第一次塑造了领袖毛泽东的艺术形象。1978年创作了表现天津近郊义和团的近代历史剧《红灯儿女》,同年又演出了新编现代戏《清明雨》,198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演出了新编近代历史剧《鉴湖女侠》。以后的几年间,整理改编和创作的古装戏有《金翅大鹏》、《铁公鸡》、《沉香扇》、《意中缘》、《清宫秘史》、《三休三请樊梨花》、《三喜图》、《三娘教子》等。《金翅大鹏》参加1988年全国京剧新剧目汇演获优秀剧目奖。在王则昭赵慧秋、张韵啸、李开屏等老一辈艺术家离开第一线后,旦行李经文、净行康万生、武生张幼麟、旦行刘明珠、武丑胡小毛等一批中青年演员很快顶替上,成为在群众中颇有影响的主要演员。该团曾多次赴全国各地演出,又曾于1992年赴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以及香港特区演出,所到之处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建院后,二团演出繁重,精彩不断,享誉全国。

2000年集全院之力,强强联合投排的现代京剧华子良》,先后荣获了中宣部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金奖”及12个单项奖;文化部第十届文华奖“文华大奖”及3个单项奖,2005-2006年度首届国家舞台精品工程精品剧目奖;拍成戏曲电影后又荣获了第九届电影“中国电影华表奖”。实验团

天津京剧院实验团是以天津戏校九五届毕业生为主体于1999年组建起来的,是目前国内最年轻的京剧表演团体。几年来,在名师的指导下日臻成熟,青年演员王艳、姜亦珊吕洋凌珂闫虹羽黄齐峰王嘉庆、李宏、陈嫒等已将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优秀剧目继承下来,多人获得文化部、中国中央电视台大赛奖项,经常演出的有《杨门女将》、《白蛇传》、《强项令》、《昭君出塞》、《龙潭鲍骆》、《穆桂英挂帅》、《望江亭》、《锁麟囊》等几十个剧目。新编京剧《妈祖》就是由他们担纲主演,此剧在文化部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是最年轻的一支队伍,但演出的效果令人刮目相看,一举夺得“优秀剧目奖”,同时还荣获了四个单项奖,主演王艳获得“优秀表演奖”。在2005年CCTV第五届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中,实验团参加决赛的六名演员全部荣获“金奖”,位列全国金牌第一。

天津京剧院现有一级编导、演员、演奏员20人;二级编导、演员、演奏员54人。拥有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获得者七名:马少良杨乃彭邓沐玮、王平、李经文张幼麟张艳玲梅兰芳金奖获得者四名:马少良、杨乃彭、邓沐玮、胡小毛;“二度梅”一名:王平;1990年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获得者三名:王平、邓沐玮、李莉;此外,张幼麟、胡小毛同时获得第六届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王平获第十四届上海白玉兰奖主角(榜首)奖,邓沐玮获最佳配角奖。

天津京剧院的新老艺术家们以其雄厚的实力,精湛的技艺、文武兼备的特色、丰富多彩的剧目,足迹大江南北,五洲四海,不仅交流了艺术,增进了友谊,也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艺术名人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京剧表演艺术家杨宝森厉慧良张世麟周啸天丁至云林玉梅杨荣环、杭于和、周子厚杨宝忠王则昭赵慧秋等为代表的一代名家,曾上演了一大批优秀的传统剧目及创作剧目,许多脍炙人口的唱段流传至今。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又成长起一批蜚声海内外的优秀人才,如:马少良杨乃彭李经文李莉邓沐玮康万生张学敏等,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王平、张幼麟等师承不同流派艺术风格活跃在京剧舞台上。他们不但继承发展了优秀的传统剧目,而且在塑造历史人物及现代人物形象上有了新的尝试与创新。

新生代主演:王艳凌珂、赵华、吕洋黄齐峰闫虹羽赵芳媛、李宏、王嘉庆、窦骞

重要演出

2021年2月26日,参加中国中央电视台2021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元宵晚会,表演武戏《群英荟萃》选段。

主要作品

1999年在天津艺校进修班毕业生基础上又组建了天津京剧院实验团,一批京剧艺术的新人、新秀、新苗已崭露头角,风华正茂。四十多年来,天津京剧院曾上演了一次不同流派和风格的传统剧目,如:《探皇陵》、《四郎探母》、《红鬃烈马》、《铡美案》、《十八罗汉收大鹏》、《铁公鸡》、《将相和》、《长坂坡、汉津口》、《艳阳楼》、《锁麟囊》、《杨家将》、《伍子胥》、《凤还巢》、《野猪林》、《孙尚香》、《杨门女将》等300余出,并创作改编演出了一批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剧目如:《火烧望海楼》、《六号门》、《三条石》、《金翅大鹏》、《万水千山》、《李鸿章》、《神赤宝珠》、《三娘教子》、《血砚记》、《岳飞与杨再兴》等30余出,这些剧目各具艺术特色,深受观众喜爱,并曾有26出戏先后获得国家级演出大奖。

获奖情况

近年来,先后有7人获得了梅兰芳金奖;《中国戏剧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现有一级编导、演员、演奏员15人;二级编导、演员、演奏员47人。

文化交流

天津京剧院还曾多次代表国家赴海外进行文化交流演出活动,曾先后赴朝鲜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演出,新老艺术家们以雄厚的实力、精湛的技艺、文武兼备的特色、丰富的剧目,足迹五洲四海,大江南北,加强了艺术交流,增进了友谊,也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非遗信息

2019年11月12日,天津京剧院(项目:京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参考资料

央视2021年元宵晚会节目单揭晓,今晚8点播出_有戏_澎湃新闻-The Paper.澎湃新闻-The Paper.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