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角倒吊鱼(学名:Zebrasoma flavescens)属于刺尾鱼科,头三角形,嘴尖前突,眼睛位于头顶,身体前端高。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的珊瑚礁水域和夏威夷群岛。
简介
学名:Zebrasoma flavescens (刺尾科)
分布:
印度洋、太平洋的珊瑚礁水域和夏威夷群岛,粗皮鲷科。
杂食性,可喂以藻类,动物性饵料以及人工饲料,适合于水温26度,海水比重1.022,水量150公升以上的无脊椎水族箱,最大体长可达15公分体长10-15cm,蛋圆形侧扁。
特征
头三角形,嘴尖前突,眼睛位于头顶,身体前端高。体色金黄,各鳍金黄色。尾柄两侧各有一个白色可自由伏卧的刺尾钩,这是粗皮鲷科的特征。
饲养水温27-28摄氏度,海水比重1.022-1.023,海水ph值8.0-8.5,海水硬度7度-9度dh。
饵料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可将涂有液态饵料的石块风干后投入水族箱中,或将表面生有藻类的石块投入,任其自由啄食。
特性
此科鱼侧面轮廓高而扁平,体形椭圆型,尾部两侧竖立着一对尖刺,背鳍臀鳍与身体交接处极长,眼睛长在头部上方,鱼鳞末端有个小突起,显得皮肤外表粗躁的感觉,在我们现在家庭观赏养殖来看,该科鱼已属大型鱼了,其野生环境下可长至40公分。它们喜欢成群结队的在珊瑚礁附近游动迷失,喜食礁壁上的藻类食物。该课鱼雌雄两性在外关无名县差别,只是再生预期,雄鱼体色会变深,幼鱼和成鱼体色也没有台打差别。
人工饲养
该科鱼需准备一较大的水族箱来饲养为佳,可以和无脊椎动物一起来放养,我在实践中发现,该科鱼饲养重点在于喂食,由于该科鱼提型稍大,食量也大,如果不能满足它们的食量,它们变会很快的消瘦下来,并会生病致死,所以我们在喂食它们的时候,有条件的一定要多次数少食量的喂法。实践中我们还发现,虽然它们喜吃藻类食物,但对鱼肉,虾类等动物性食物也不拒绝,所以,我们推荐的食物为:沿海地区可以为甘紫菜,海带等海藻类食物,配以少量的鱼肉等动物性食物,内陆地区可以喂以专门的人工饲料。另外,该科鱼饲养的水族箱维生系统一定要够用,处理水量应在每小时循环5次以上,水温26度,比重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