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板桥接云寺

板桥接云寺,简称接云寺,俗称板桥观音妈庙、板桥观音庙,位于台湾省新北市板桥区西门街, (1856年),林国芳受众人推举,将观音大士神像迎至板桥旧城西北隅处建庙供奉,取名“接云寺”,乃指“承‘接’慈‘云’岩香火”之意。光绪四年(1878年)因板桥林家建五落大屋,由于接云寺地处计划区域内,乃将其由原址迁移至旧城西南隅现址重建,历工九年,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落成。

简介

板桥接云寺,简称接云寺,俗称板桥观音妈庙、板桥观音庙,位于台湾省新北市板桥区西门街,

是板桥人的信仰中心,也是旅游胜地,主祀观世音菩萨,另祀有定光古佛、关羽送子观音、开漳圣王、郑延平王、统境公(境主公)、十八罗汉、太岁星君、虎爷等神佛。

相关历史

清雍正七年 (1729年),闽南漳州移民于柯子仑石壁湖山(在今新北市中和区圆通寺附近)创“慈云岩”,奉祀观音大士。该“慈云岩”居高临下,夜间灯火可照到一样奉祀观音大士的艋舺龙山寺,某些泉州市人认为此寺会破坏泉州移民地区的风水,后此寺也就因漳泉械斗而毁于战火,幸好当时观音佛祖神像被板桥林家的林国芳迎到板桥,接受板桥的香火,因此得保无缺。

咸丰六年 (1856年),林国芳受众人推举,将观音大士神像迎至板桥旧城西北隅处建庙供奉,取名“接云寺”,乃指“承‘接’慈‘云’岩香火”之意。

光绪四年(1878年)因板桥林家建五落大屋,由于接云寺地处计划区域内,乃将其由原址迁移至旧城西南隅现址重建,历工九年,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落成。

接云寺右侧有一小祠,曰“大众庙”,供奉漳泉械斗时阵亡的漳州人,尊称为“大众爷”。陪祀文将、武将、范谢将军等神,原为咸丰十年(1860年)建,多次迁建后,光绪五年(1879年)移祠现址,后年久失修,庙貌不善,1976年,时值公家推行市区更新计划,信众乃鸠资再予重建。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