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彭少辉

彭少辉,男,祖籍泗洪县人,是一位研究科学史的学者。3岁随父母到淮南市安徽淮北,纵横江淮,往来无数次矣。倏忽之间,跨长江、越五岭,岭南求学于华南师范大学科技史黄世瑞教授,获博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屈指算来,不以远哉。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史、科技与社会(宋、元、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与社会),自然辩证法。2006年被《中华大典》办公室聘为《农业典》编委、《蚕桑分典》副主编,参与这一国家级课题。

个人成就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

一、发表论文

1、《宋代皇祐浑仪在元代命运如何?》;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年第2期;

2、《利玛窦视野中的中国科技》,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年第5期;

3、《朱思本科技思想初探》,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4、元代官修《大元本草》确有其事,《中国科技史杂志》,2010年第3期;

5、《岳飞后裔与金、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4期。

二、承担课题

1、参与华南师范大学黄世瑞教授主持国家级课题《中华大典·农业典·蚕桑分典》编工作,任农业典编委,蚕桑典副主编;

2、承担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陈俊愉院士课题》、江苏省教育厅课题《元代科技创新及当代意义研究》、还有江苏科技大学2项校级课题。

三、出版论著

1、《十三至十五世纪中国的科技与社会》。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