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政,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联合大学智慧城市学院副院长、北京市旅游信息化研究基地秘书长、北京联合大学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所长、国家智慧旅游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民革北京市科技委员会委员。
人物介绍
袁家政在199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计算机科学专业获理学学士, 2007年12月获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10年进入中科院自动化所国家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图形图像处理、数据库系统规划与结构设计、文物遗迹的数字化处理、数字博物馆等。曾任海淀区科委副主任(挂职)、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多媒体教学部副主任、主任、多媒体技术课程群负责人、多媒体技术专业和电脑艺术专业负责人、北京联合大学电子信息技术实训基地副主任、民革海淀区工作委员会委员、学习宣传委员会主任、海淀区第九届政协委员。
近几年主持或作为骨干参加多个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863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北京市文化科技创新工程项目1项、北京市创新团队4项、北京市教委面上项目1项,横向课题若干,共计30余项。如: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多彩贵州”文化资源集成与文化旅游综合服务应用示范”(2015BAH55F03)(在研、1785万元,所在项目为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最大的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向视频社交网站的视频内容理解与挖掘研究”(61571045)(在研、80.5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超图形XGML 的图像半结构化研究(61271369)”(82万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博物馆文化智能感知与虚拟互动关键技术研究( 2014BAK08B0201)”(在研、753万元)、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视觉注意机制的3D 视觉搜索研究(4152018)”(18万元)、中国博士后基金“基于SVG的文物数字化图片存储与压缩关键技术研究”(20090450621)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文化创新工程项目“首都皇城大遗址公园文化超感体验系统研制及应用”、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向项目“基于超图形的文物图像处理的关键技术研究”、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0051D0502206)等。此外作为骨干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多模态网络数据挖掘的景区游客流量预测与预警研究(71373023)”(排名2、在研、55万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博物馆文化旅游智能挖掘与集成应用示范( 2014BAK08B02)(排名第3、在研)、北京市创新团队项目“数字化技术研究创新团队”(PHR200907120)、国家863项目“基于视觉感知的智能计算模型及其关键技术研究”(2007AA01Z168)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图像的相空间表示及其应用”(60972126)等。
曾担任公安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评审专家、北京市科委农业信息重大项目顾问专家,在国内外刊物累计发表各类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5篇,EI检索论文20余篇、专利或软著50余项;主编和编写教材6本,其中《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应用技术》累计发行量20万册,并被选为北京市精品教材、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获得市级、校级表彰与奖励20余项。
科研项目情况
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多彩贵州”文化资源集成与文化旅游综合服务应用示范(2015BAH55F03),主持,经费:1785万元。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向视频社交网站的视频内容理解与挖掘研究”(61571045),主持,经费:80.5万元。
3、北京成像高精尖中心项目“智能教育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主持,经费:750万元。
4、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视觉注意机制的3D 视觉搜索研究”(4152018),主持,18万元。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超图形XGML 的图像半结构化研究”(61271369),主持,82万元
6、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基于SVG的文物数字化图片存储与压缩关键技术研究”(20090450621),主持
7、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向项目“基于超图形的文物图像处理的关键技术研究”(主要主持)
8、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基于SVG的文物数字博物馆导航平台设计研究”(20051D0502206),主持
9、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子项目“基于相空间表示的文物图像压缩算法设计与实现”(4102060),主持
10、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博物馆文化旅游智能挖掘与集成应用示范( 2014BAK08B02),排名3
11、北京市科技计划文化创新工程项目“首都皇城大遗址公园文化超感体验系统研制及应用”,技术主持
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图像的相空间表示及其应用”(60972126),排名第2
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多模态网络数据挖掘的景区游客流量预测与预警研究”(71373023),排名第2
14、北京市创新团队,“图像理解与可视化”创新团队,排名第2
15、北京市创新团队,“无人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创新团队,排名第2
16、国家863项目“基于视觉感知的智能计算模型及其关键技术研究”(2007AA01Z168)(骨干参加并完成)
主要发表的论文
1.Jianshen Zhou,Jiazheng Yuan,and Hongzhe Liu.Constrained low-rank gamut completion for robust illumination estimation.Optical Engineering.56(2),023102 (February 2017) (SCI检索)
2.Jiazheng Yuan,Xiankai Huang ,Hongzhe Liu,Bing Li,Weihua Xiong. SubMIL: Discriminative subspaces for multi-instance learning. Neurocomputing,2016.1.15,173(2016):1768~1774 (SCI检索)
3.Xuanru Zhou,Jiazheng Yuan,Hongzhe Liu,REAL-时间 RECOGNITION OF TRAFFIC LIGHT BASED ON C-HOG FEATURES,Computing and Informatics,2014.7.20,32,(SCI检索)
4.Xuanru Zhou,Jiazheng Yuan,Hongzhe Liu,A traffic light recognition algorithm based on compressive track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bri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5.8.7,8(6):323~332,(EI检索)
5.赵霞,袁家政,刘宏哲,基于视觉的目标定位技术的研究进展,计算机科学
6.谭智勇,袁家政,刘宏哲,李青,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人群密度估计方法,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7.张勇,袁家政,刘宏哲,李青,基于结构张量的GrabCut图像分割算法,计算机工程,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
8.赵霞,袁家政,一种基于区域和关键点特征相结合的双目视觉人体检测与定位方法,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7.01,29(3):38~43
9.邱静,袁家政,刘宏哲,周成,EMD算法在图像处理中的研究进展,计算机科学,2014.10.01,41(10)
10.Jiazheng Yuan, Hongzhe Liu, Yongrong Zheng. The 设计 and Implementation of GR-MV Image Inpainting.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pp:73-80,2013,9(1) (EI检索)
11.Yuan Jia-zheng, Tian li-yan, Li Bing, Li Qing. A Global Color Descriptor Independent of Illumination.Advanced Science Letters. pp:444-415,2012,15(11) (SCI检索)
12.Jingdi Ren, Jiazheng Yuan, Ping Yang. Xiaoran Li, Jun Liang. A Method of Building Face Image Database Based on pca WMWA 2010 (EI检索)
13.Yuan Jia-zheng,Tian li-yan, Bao hong,Huang Jing-hua,Zhang Rui-zhe. llumination Estimation Combining Physical and Statistical Approaches. IITA 2009, 11:365-368(EI检索)
14.Yuan Jia-zheng,Tian li-yan,Zhang Rui-zhe, Huang Jing-hua. A Novel Perception based Image Categorization Algorithm. PACIIWA 2009, 2009,12:180-18(EI检索)
15.Zhang Rui-zhe,Yuan Jia-zheng, Huang Jing-hua, Wang Yu-jian, Bao Hong. A Novel Generalized SVM Algorithm with Application to Region-based Image Retrieval.IFITA 2009(EI检索)
16.Zhang Rui-zhe,Yuan Jia-zheng, Huang Jing-hua, Wang Yu-jian, Bao Hong.Estimation Combining Physical Approaches.IASP 2009(EI检索)
17.Yuan Jiazheng, Huang Jinghua, Wang Yujian, Bao Hong. Converting Real Images to SVG Based on XML The 2nd IE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Mobile & Multimedia Networks (ICWMMN 2008),2008,10 (EI检索)
18.袁家政,须德,王育坚,鲍泓. 一种基于网络矢量图形SVG仿真展示光栅图像的有效方法. 电子学报, 2008, 36 (01): 188-193 (EI检索)
19.Jiazheng Yuan, De Xu, hong Sheng, Hong Bao. Structured Method for XMLBased SVG.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 2007, 3(2): 519-525 (EI 检索)
20. 袁家政, 须德, 鲍泓. 基于XML 的矢量图形SVG应用的软件体系结构研究.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07, 12(4): 718-725
21. 袁家政, 须德, 鲍泓. 基于结构与文本关键词相关度的XML网页分类研究.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6, 43(8): 1361-1367 (EI 检索)
22.王育坚,鲍泓,袁家政. 专著:图像与三维可视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
23.李青, 田丽艳, 袁家政. 基于网络图形SVG的文物导航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7专辑)
24. 李青, 袁家政, 田丽艳. 基于网络图形SVG 文物图片的存储与查询研究. 系统仿真学报. 2007, 19(Z2)
25.袁家政, 须德, 沈洪, 鲍泓. 一种有效的矢量图形SVG 的结构化方法(英文). 系统仿真学报.2006, 18(Z1):5-7+9 (EI 检索: 063810127066)
26.袁家政, 须德, 鲍泓. 基于XML的矢量图形SVG 的数据库模型与存储研究.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6, 43(Suppl): 444-450
27. 袁家政, 须德, 沈洪,鲍泓. 基于XML的矢量图形SVG的结构设计(英文). 计算机科学2006, 33(10A)
28. Geng Yu-Liang, Xu De, Yuan Jia-Zheng, Feng Song-He.Two important action scenes detection based on probability neural networks.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eural Networks, ISNN 2006, Proceedings - Part II, 2006, p 448-453(SCIE检索)
29. Geng Yuliang,Xu De, Feng Songhe,Yuan Jiazheng.A robust and hierarchical approach for camermotion classification.Joint IAPR International Workshops, SSPR 2006 and SPR 2006, Proceedings, 2006, p 340-348 (SCIE检索)
30. 袁家政, 须德, 鲍泓. 基于XML 的矢量图形SVG的结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5, 42(Suppl A): 129-136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