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无韵诗

每行用五个长短格音步―十个音节组成,每首行数不拘,不压韵。

基本介绍

无韵诗:英语格律诗的一种。每行用五个长短格音步――十个音节组成,每首行数不拘,不压韵。音步类型都采取抑扬格五音步。不押韵的诗称无韵诗或白体诗。多用在戏剧和叙事诗中。莎士比亚的戏剧和约翰·弥尔顿的Paradise Lost 都是用无韵诗写成的。押韵的诗叫rhymed verse。无韵诗不同于自由诗。无韵诗虽不押韵,但是有固定节奏,以扬抑格五音步最常见。自由诗节奏不固定,如同白话。自由诗是一种不受格律、韵脚或其他音乐节拍约束的诗歌形式。无韵诗是诗歌的一种,特点是有整齐的格律,却没有韵脚(即句尾不押韵)。英语中,无韵诗最常用的格律是抑扬格五音步(因此无韵诗又被称为无韵五节拍诗)。

在古代汉语中,也存在无韵诗,如《诗经。周颂》中的“青庙”“昊天有成命”等为数不多。所以,人民普遍认识不够。民国后,胡适主将“诗可无韵”,无韵诗才在汉语世界繁荣起来。并产生周作人等无韵诗大家,写诗要不要押韵,关键看词语和素材的兼容性。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