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赖世璜

赖世璜

赖世,(1889年-1927年12月30日)字肇周,江西石城人,国民革命军将领。

1908年,赖世璜考入江西省陆军小学,后升入南京陆军中学,民国3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步入军旅生涯,历任连长、支队长、旅长、师长等职。辛亥革命爆发时,赖世璜即追随李烈钧捍卫武昌起义的成果,直到参加二次革命。随后,赖世璜积极参加护国战争、护法运动孙中山组织的数次北伐行动。民国15年,赖世璜率部加入了北伐之师,任国民革命军第14军军长。他挥师北伐,首先攻克了赣州市,然后分兵两路,一路横扫龙岩市,一路攻克抚州市并协攻南昌市,随后,赖世璜率部连克福建省浙江省江苏省等省,并驻守江苏无锡。1927年,蒋介石下野期间,赖世璜被桂系控制的国民政府拘捕,白崇禧命人将其杀害,时年仅38岁。1928年国民政府为赖世璜将军平反,以陆军上将因公亡故例予以抚恤。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1908年,赖世璜考入江西省陆军小学,后升入南京陆军中学,民国3年考入保定军官学校。

参战经历

毕业后步入军旅生涯,历任连长、支队长、旅长、师长等职。在武昌起义爆发后,赖世璜追随李烈钧江西省九江响应起义,被任命为排长。经保卫武昌起义成果诸役后,赖世璜被委九江要塞司令部参谋、炮台官等职务,受到江西都督李烈钧的器重。不久,调任赣军第二军第二师军士训练所任所长、步兵连长。1913年7月,赖世璜追随李烈钧将军隶属林虎(任左翼军司令)旅,参加与袁世凯的李纯部在赣北的诸役。二次革命失败后,赖世璜投奔江西余江区县长黄礼从,后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步科,毕业后入东北地区任职。1915年12月25日,李烈钧云南省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赖世璜又远赴云南,投奔李烈钧,任其副官。1916年,李烈钧先生率领护国军(以滇军为主,也有不少投奔的赣军将领)征讨龙济光时,在广东省花县龙潭给赖世璜步枪两百支,令其成立一个营,参加讨伐龙济光平定广东诸役。渐渐地赖世璜又成立一个营,被编入伍瑞援赣第2军为第四支队(团级建制)。1919年,桂系迫走孙中山后吞并赣军,军长伍毓瑞出走,赖世璜机警的率其部逃脱,将第四支队带到福建省

1920年,李烈钧将赖世璜部扩编为赣军第二混成旅,于1922年参加孙中山组织的第一次北伐。期间,因陈炯明叛变革命,北伐途中的赖世璜率部回师靖难,在赣南粤北遭到北洋军和陈炯明部夹击。艰难转战数月弹尽粮绝之际,孙中山在军舰的护卫下出走上海市,李烈钧亦随后到上海。赖世璜为保持革命力量,被迫与陈炯明部讲和。次年,孙中山、李烈钧一返回广东兴兵讨伐陈炯明,赖世璜立即响应接受改编为讨贼军,即为赣军第4师。但赖世璜并未表现得十分积极,而是趁机扩充军队,到1923年底自行扩充为赣军。1924年赖世璜积极响应孙中山组织的第二次北伐,被孙中山改编为建国赣军独立军,军队实力逐渐得到增强,奉命积极发动回赣战役占领赣边七县。

监禁杀害

1926年,蒋介石北伐时,赖世璜又是积极响应,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1师,旋改编为第14军。挥师平定赣闽浙苏鲁诸省,直至北伐成功。1927年9月29日,蒋介石下野期间,赖世璜去上海治病,刘峙所部宪兵队奉白崇禧之命在火车站绑架了赖世璜将军,并关押在上海军政部四十多天,后又被押解到南京第一陆军监狱监禁。1927年12月30日,白崇禧下令杀害赖世璜。

得到平反

1928年国民政府为赖世璜将军平反,以陆军上将因公亡故例予以抚恤。

个人生活

赖世璜家里疾患成灾,药碗不离,父亲积劳成疾,母亲也得了哮喘病。赖世璜读书刻苦,吃用节俭,常以红薯芋头作餐,一身粗棉葛布,连袜子也是粗布做的。

人物评价

大革命时期,被蒋介石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的军长赖世璜,原属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赣军,曾转战于粤、桂、赣、闽等省。但他时而投向叛变孙中山先生的陈炯明,时而归降北洋军阀蔡成勋,向南向北,朝秦夕楚,只顾个人升官,最后惨遭白崇禧枪杀,落得个身首异处,实为旧时军阀投机的典型。(《江西文史资料选辑》评)

赖世璜的一生并无坚定的政治信仰与忠贞如一的政治品格。他的部属曾经这样评价他:“陈炯明是他老子,孙中山是他公公,看谁有饭吃就跟谁。”他的一生总是反复无常、朝秦暮楚、见利忘义地变来变去,其宗旨就是附强求利,谋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升官发财,可是又目光短浅,缺少准确的政治预测能力。(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