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北京忍冬

北京忍冬(学名:忍冬属 elisae Franch.)是忍冬科,忍冬属落叶灌木,高可达3米;冬芽近卵圆形,有数对亮褐色、圆卵形外鳞片。叶纸质,叶片卵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或椭圆状矩圆形,两面被短硬伏毛,下面被较密的绢丝状长糙伏毛和短糙毛;花与叶同时开放,总花梗生小枝顶端苞腋,苞片宽卵形至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花冠白色或带粉红色,长漏斗状,裂片稍不整齐,卵形或卵状矩圆形,果实红色,椭圆形,种子淡黄褐色,稍扁,矩圆形或卵圆形,4-5月开花,5-6月结果。北京忍冬分布于中国河北、山西省南部、陕西省南部、甘肃省东南部、安徽西南部和浙江省西北部、河南省北部和西部、湖北西部及四川省东部。生长在海拔500-1600米,陕西和甘肃可达2300米的沟谷或山坡丛林或灌丛中。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达3米多;幼枝无毛或连同叶柄和总花梗均被短糙毛,刚毛和腺毛,二年生小枝常有深色小瘤状突起。冬芽近卵圆形,有数对亮褐色、圆卵形外鳞片。叶纸质,卵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或椭圆状矩圆形,长 (3-) 5-9 (-12.5) 厘米,顶端尖或渐尖;两面被短硬伏毛,下面被较密的绢丝状长糙伏毛和短糙毛;叶柄长3-7毫米。

花与叶同时开放,总花梗出自二年生小枝顶端苞腋,长0.5-2.8厘米;苞片宽卵形至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 (5-) 7-10毫米,下面被小刚毛;相邻两萼筒分离,有腺毛和刚毛或几无毛,萼檐长1-2毫米,有不整齐钝齿蟳,其中1枚较长,有硬毛及腺缘毛或无毛;花冠白色或带粉红色,长漏斗状,长 (1.3-) 1.5-2厘米,外被糙毛或无毛,筒细长,基部有浅囊,裂片稍不整齐,卵形或卵状矩圆形,长约为筒的1/3;雄蕊不高出花冠裂片;花柱稍伸出,无毛。果实红色,椭圆形,长10毫米,疏被腺毛和刚毛或无毛;种子淡黄褐色,稍扁,矩圆形或卵圆形,长3.5-4毫米,平滑。花期4-5月,果熟期5-6月。

依 A. Rehder, L. pekinensis Rehd. 与本种的主要异点在于其双花不具小苞片。但这一点看来并不稳定,因为小苞片的有无是本种的一种变异,有时在同一标本上有的花有小苞片,有的花却没有。就我们所看到的本种标本来说,除了个别者外,都没有小苞片。

如果以 L. infundibulum Franch. 与本种作一比较,那么那个种叶较狭,多呈长卵形、卵状矩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质地稍厚,总花梗较长,而本种叶较宽而呈卵状椭圆形至椭圆状矩圆形,总花梗较短。但这些区别不是截然的,再加上它们在地理分布上的连续性,我们认为把 L. infundibulum 归并于本种作为异名可能是合适的。

生长环境

生于沟谷或山坡丛林或灌丛中,海拔500-1600米,陕西省甘肃省可达2300米。

分布范围

河北省山西省南部、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安徽西南部(岳西县金寨县)和浙江省西北部(西天目山)、河南省北部和西部、湖北西部及四川省东部。

繁殖方法

种子采集与处理 在当地北京忍冬6 月中旬果实逐渐成熟,将采回的浆果堆沤至稍腐烂,放入盆中踩踏并反复搓洗、滤除果浆、剩余核果、堆放在室外阴干以及等待催芽处理。因北京忍冬具有深度休眠的特性,用湿沙拌种子冬储催芽,打破休眠,显著提高发芽出苗率。处理种子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 月中旬种子混沙拌匀后,堆放坑内,几个小时即能冻透。在室外选择地势高燥、不积水的场所,挖1 ~ 1 . 2 m 宽,0.4 m 高的坑,长度视种子处理数量而定,先在坑底铺一层2 cm 厚的细沙,然后将种子与湿沙按1 ∶ 3 的容积比拌匀,堆放在坑内,基本与地表持平,覆5 cm 厚湿沙,外面盖10 cm厚土。春季土壤解冻后取出,堆放地面,保持湿润,每天翻动2 ~ 4 次,外面覆盖塑料,有1/3 种子发芽即可播种。

选地与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较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的耕地,且具备灌溉条件的地块;上年秋季或早春对育苗地进行旋耕,深度一般30 cm,播种前对育苗地合理区划,修出灌溉水渠,灌溉长度视引水条件,一般10 ~ 12 m。

播种 当地春播一般在4 月下旬进行,过早播种地温低,种子不易萌发;过晚播种,种子根系尚未生长发育完整,地下土壤就迅速干燥,出苗率受影响。播种前3 d,将育苗地进行灌溉浇水,如育苗地为壤土性质,浇水后3 d 即可播种;如土壤质地沙性较强,可视天气状况适当再早0.5 d 或1 d播种。可进行垄播,行距50 cm,开沟深度4 cm,均匀撒入催芽过的种子,播种量35 kg/667 m2,播后及时覆土,厚度1.5 ~ 2 cm,迅速镇压保,7 d 后,苗木陆续出土。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