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镇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位于横岭西端,西与西安市临潼区毗邻,北与临渭区接壤,距离蓝田县城20公里。68个小组,3268户。人口1.3万人。
历史沿革
清曾置金山镇。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设联保。
1949年5月,蓝田解放,建立金山乡。
1950年4月,设为金山区、胡家窑、龙曲湾、牺惶岭4小乡。
1956年4月,对行政区划进行二次调整,调整为金山乡。
1959年9月,成立金山公社,驻金山。
1960年6月,将晨光、厚镇、金山合并为横岭公社,驻三官庙。
1984年6月,恢复乡建制,改为金山乡。
2010年8月,改设为金山镇。
2015年6月28日,陕西省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撤销蓝田县金山镇,并入三官庙镇。
行政区划
金山镇代码:610122209;辖金山、龙门、柴家、南湾岭、核桃源、误饭、北苍湾、上安、寨子岭、龙曲、牺惶岭、胡家窑、北里等13个村委会。
区划沿革
截至2011年末,金山镇辖金山、龙门、柴家、南湾岭、核桃园、误饭、北苍湾、上安、寨子岭、龙曲、北里、胡家窑、惜惶岭13个行政村,下设68个村民小组。
区划现状
截至2014年10月,金山镇下辖13个行政村 。人民政府驻金山村。
自然资源
海拔较高,气候凉爽,昼夜温差较大,年降雨量适中,土地面积广。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金山镇地处蓝田县城东北部。东与渭南市大王乡相连,南和三官庙镇、厚镇相邻,西与三里镇、临潼区穆寨街道相接,北与临潼区小金街道相邻。辖区东西最大距离7.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5.5千米,总面积52.1平方千米。距县城23千米。
地形地貌
金山镇地处秦岭北麓骊山余脉。境内坡大沟深,地貌复杂,海拔1057米。
气候特征
金山镇属暖湿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冷暖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1℃。无霜期年平均212天。年平均日照市时数2148.8小时。年平均降水量763.9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10月。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金山镇总人口1396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438人,城镇化率10.3%。另有流动人口896人。总人口中,男性7339人,占52.6%;女性6624人,占47.4%;14岁以下1026人,占7.3%;15—64岁11649人,占83.4%;65岁以上1288人,占9.2%。2011年,金山镇人口出生率1.77‰,人口死亡率1.42‰,人口自然增长率0.3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73人。
经济
在种植方面大力发展晚夏西红柿、晚夏西瓜、金山大葱等特色亮点产业。为了使亮点产业快速亮起来,镇党委、政府动员党员干部从搞试点抓起,全镇有35名党员带头种植西红柿120亩、大葱105亩、西瓜95亩,效益明显,给广大群众起到了示范引导作用。在此基础上,全镇选择核桃园、北苍湾、南湾岭三村为示范点,集中连片种植晚夏西红柿2500亩、大葱2000亩、西瓜2200亩,特色经济发展初具规模。为了促进特色经济更好的发展,镇上争取县农业局的大力支持,累计扶持资金15万元,对在示范区内集中连片种植中,采取统一供苗、机械开沟、统一浇水等措施,进一步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晚夏西红柿、晚夏西瓜、大葱累计收入达1800多万元,全镇人均增收达到800多元。
与此同时,加快发展以金山大杏为主的水杂果。为了进一步提高金山大杏品牌的知名度,镇上还出资5千元印制金山大杏包装箱,为金山大杏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镇种植药材1500亩,水杂果2000亩,产值可达450万元。
综述
财税收支
2011年,金山镇财政总收入240万元,比上年增长8%。
人民生活
2011年,金山镇农民人均纯收入6260元。
第一产业
2011年,金山镇耕地面积2.90万亩,人均2.08亩,林地面积1.24万亩。2011年,金山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0%。
金山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金山镇粮食生产10488吨,人均750千克。其中小麦6364吨,玉米4142吨。金山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金山镇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0亩,产量5吨;蔬菜种植面积3100亩,产量11350吨,主要品种有西红柿、大葱等,其中西红柿7300吨、大葱1650吨。
林业
截至2011年末,金山镇累计造林1万亩,其中经济林0.4万亩,林木覆盖率18%。2011年,金山镇水果种植面积900亩,产量2000吨,主要品种有梨、大枣、杏、柿子、核桃等。
畜牧业
金山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金山镇生猪饲养量2600头,年末存栏1900头;牛饲养量1100头,年末存栏855头;家禽饲养量4.2万羽,上市家禽1.3万羽。2011年,金山镇生产肉类3665吨;畜牧业总产值0.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9.3%。
生产条件
截至2011年末,金山镇有大型农业机械10台。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截至2011年末,金山镇有商业网点50个,从业人员70人。2011年,金山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
邮电通信
截至2011年末,金山镇有邮政代办网点1个,从业人员1人,投递线路单程总长度17千米,乡村通邮率100%;业务收入20万元。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个,固定电话用户600户;移动电话用户9800户,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70%,比上年提高4.1%;互联网端口总数100个,已占用端口总数40个,宽带接人用户20户,比上年增加1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46万元。
截至2011年末,金山镇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41万元,比上年增长15%,人均储蓄4000元。
政治
主要职责
(一)转变政府职能,镇政府要加强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监督检查职能,减少对社会经济事务直接管理和行政干预,把基层政权工作逐步转到行政管理和发展公益事业上来,强化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功能。要进一步规范镇政府和村级组织的工作职能和事权范围,注重发挥村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
(二)加强对垂直管理的经济监督和执法机构的协调和监督,党组织关系实行属地管理。
(三)合理界定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实行政事分开。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得承担乡镇的行政管理职能,将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收归政府机关,克服事业单位社会功能上的行政化现象。同时把党政机关承担的技术性、服务性工作交给事业单位,使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按照各自的社会功能、管理规范、行为准则科学有效地运行。
内设机构
金山镇为二类镇,设镇党委、人大、政府、人武部、团委、妇联等机构,不设政协机构。
党政机构综合设置设:党政办公室和经济发展办公室,另设民政助理员、司法助理员和教育助理员、科技文卫助理员、土地管理与村镇建设助理员、计划生育助理员。另设共青团干事、妇联干事等岗位。
党政办公室设主任、党政文书、机关事务助理员、组织人事干事、纪检干事、宣传干事、机关事务助理员等岗位;经济发展办公室设主任、计划统计助理员、财政助理员、经贸助理员、农业助理员等岗位。各综合办事机构主任实行兼职,各助理员岗位根据编制可以归并。
交通
截至2011年末,金山镇共建成通村水泥路13条。有县乡(镇)级公路2条,总长28千米。截至2011年末,金山镇道路总长度2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1.39米。
社会
教育
截至2011年末,金山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80人,专任教师7人;小学8所,在校生855人,专任教师6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初中1所,在校生730人,专任教师7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7%,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100%。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金山镇有文化艺术团体3个,成员18人;文化专业户5个,乡镇文化中心1个,文化体育广场4个,文化从业人员20人。截至2011年末,金山镇广播电视用户3000余户,均采用卫星模式接收。
卫生医疗
截至2011年末,金山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6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个,村级卫生室13个,集镇卫生所、医药店2个;其中金山卫生院共有床位6张,固定资产总值68.6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3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人。2011年,金山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3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3161人,参合率95%。
社会保障
2011年,金山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68户,人数1205人,支出107.7万元,比上年增长14%,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人,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0人,共支出3。25万元;农村临时救济260人次,支出4万元,比上年增长1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523人,参保率61.2%。2011年,金山镇自然灾害受灾人口28人,倒塌房屋9间,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
基础建设
截至2011年末,金山镇有自来水厂1个,铺设干线水管1千米,生产能力2000吨/日,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9%;排水管道1千米。
截至2011年末,金山镇拥有10千伏变电所1座,主变压器1台。年售电量累计完成0.1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8.2%,供电可靠率99.7%。
参考资料
2014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国家统计局.20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