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文集

《梁实秋文集》是由《梁实秋文集》编辑委员会编纂的一部综合性文集,由鹭江出版社于2002年10月1日出版发行。该文集旨在全面展示梁实秋的政治立场、文学理念及其在多个领域的卓越成就,为学者提供了详尽的研究素材,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梁实秋的机会。

内容介绍

梁实秋在其文学生涯中,在文学批评、散文创作、学术研究及英译汉等领域均有显著贡献。然而,由于其复杂的个人背景和特定的历史原因,梁实秋曾被贴上“反动文人”和“资本家的‘乏走狗’”的标签。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尤其是梁实秋去世后,中国大陆出现了对他的重新评估热潮。尽管对其评价有褒有贬,但对于这位历史人物而言,现在正是对其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研究的重要时刻。

编辑推荐

《梁实秋文集》收录了梁实秋长达六十年的笔耕成果,共计十五卷,展现了他在文学道路上的坚持与追求。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年1月-1987年11月3日),原籍浙江省杭州市,出生于北京市。本名梁治华,字实秋,也曾使用秋郎、子佳作为笔名。1915年秋季进入清华大学就读,在校期间开始尝试写作。1920年9月,他的首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同年5月28日,《晨报》第7版刊登了他的首篇散文诗《荷水池畔》。1923年毕业后前往美国深造,1926年归国后在东南大学任教。次年,他参与编辑《时事新报》副刊《青光》,并与他人合作创办《苦茶》杂志。随后,梁实秋成为暨南大学的教授。七七事变爆发后,他独自离开家庭前往战区。1938年,梁实秋担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并在重庆编译馆负责翻译工作,同时还兼任教科书编辑委员会成员。同年末,他开始主编《中央日报》副刊《平明》。抗日战争结束后,梁实秋回到北平市,继续在师范大学英语系任教。1949年后移居台湾,先后在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担任教授、系主任及文学院院长。1961年起,他专注于英语研究所的教学工作,直至1966年退休。梁实秋自四十岁起,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散文和翻译工作中。他的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系列自1949年起陆续出版四辑。此外,他还致力于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历时四十余年,至1970年完成了全部剧作和诗歌的翻译工作。晚年的他又花费七年时间撰写了一百多万字的《英国文学史》。

图书目录

第一卷

《<冬夜>、<草儿>评论》

《浪漫的与古典的》

文学的纪律

《文艺批评论》

偏见集

《文学因缘》

第二卷

《骂人的艺术》

《雅舍小品》

《谈徐志摩》

秋室杂文

谈闻一多

第三卷

秋室杂忆

实秋杂文

西雅图杂记

雅舍小品续集

《看云集》

槐园梦忆

第四卷

梁实秋札记

《白猫王子及其他》

《雅舍小品·三集》

雅舍杂文

第五卷

雅舍谈吃

雅舍散文

《雅舍小品·四集》

《雅舍散文·二集》

第六卷

《集外拾遗(一):诗歌 小说 散文(1919-1930)》

第七卷

《集外拾遗(二):散文(1931-1987)》

第八卷

《约翰孙》

《永恒的剧场——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全集》译序

关于莎士比亚(轶文辑录)

第九卷

实秋书简

雅舍情书

梁实秋旧居家书

第十卷

英国文学史》第一卷

第十一卷

《英国文学史》第二卷

鹰爪芦荟

《英国文学史》第三卷

第十三卷

《英国文学选》第一卷

第十四卷

《英国文学选》第二卷

第十五卷

《英国文学选》第三卷

参考资料

梁实秋文集·第1卷.豆瓣读书.2024-09-11

梁实秋文集. 梁实秋文集.2024-09-11

梁实秋文集.读书.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