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左手》是由穆涛撰写、贾平凹绘制的散文集,首次出版于2012年3月。这本书属于闲暇时可读的一类,读者可以在“三上”的时间欣赏文采。书中的文字简洁幽默,富有哲理,引人思考。例如,在《正信》一章中,作者通过“义”引出“信”,并将“信”分为“正信”、“信得过”和“信见”三种,一个字里包含了几重意思,每层意思里蕴藏着很多说道,既有很强的概括力,又生动形象。
内容简介
《看左手》以《美文》和《十月》的专栏为基础,收集了轶事,是可以用来占卜社会和他人的书,还收录了贾平凹的绘画作品。虽然书中的文章大多不足千字,虽简约但包容量极大。
创作背景
穆涛于1993年初到《美文》当编辑,后来也偏爱《十月》杂志,以“长安写意”为名开了专栏,《看左手》即是以《美文》和《十月》的“长安写意”专栏为基础编辑成的,由贾平凹作画、穆涛配文。
穆涛也在前言说明了书名的来由——贾平凹右手抓主业写作,左手抓副业字画。该书是主要为贾平凹的画配的文字,即是“看左手”。
作品鉴赏
说《看左手》有占卜意图,穆涛大概不会同意。书中有篇文章,可以看出他对算命打卦的态度。一个老熟人偶然成了“预测大师”,一个官员无意遇见,便让他预测,结论是官员两年内有牢狱之灾,种一百棵松树方可破解。官员不信,但还是无意间种下了几百棵松树,为防风,每棵松树都用三根柳木支撑。无心插柳,可柳树活了,松树成活率却不足两成,未及一百之数。官员终因经济问题被绳之以法,举报人偏偏姓柳。穆涛的结论:“这些话,我不太相信,当传说听听,不过野趣而已。”那么郑重其事地写下一个段子,又这么轻描淡写地否定,难免让人觉得有点勾引思索的“主观故意”。穆涛可能早就想到了,历来的童谣谶纬,向来的街谈巷议,差不多都是半真半假的故事和传说,内里埋藏着世人对时势的判断,论断的核心,是民心。上面的这个段子,当然也不例外。
《看左手》中引班固批评司马迁,“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然后议论,其实这样的出边出沿,正是“史家司马迁世界观里的开阔地带”。有这样的开阔地带,历史才不是死的故事,而是活的隐喻。《史记·货殖列传》:“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穆涛解释,“治国者的艺术管理的顺序为:顺其自然、因势疏导最高明,以利疏导次之,再次爱国教育,再次法制化,最次是与民争利”,对应作者身历的事实是,“三十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是‘利道之’,是富国养民”,而常见的“与民争利,是趁火打劫,在最次之列”。这样的结论,是从历史而来的断辞。
《看左手》引了则《阅微草堂笔记》里的故事,说一个老学究与鬼同行,经过文士的住处,鬼观其“胸中所读之书,字字皆吐光芒,自百窍而出”。学究让其看自己胸中光芒几许,鬼嚅良久,曰:“君胸中高头讲章一部,墨卷五六百篇,经文七八十篇,策略三四十篇,字字化为黑烟,笼罩屋上。”学究怒叱,鬼大笑而去。借鬼的一笑之机,人们似乎也可以一窥学究样貌,趁便领略一下纪学士的谐谑,穆涛的会心。
就像人无法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说到具体,写作者自身也很难从自己置身的具体中脱身出来,这样一来,《看左手》不仅可以用来占卜社会和他人,也会反过来映照自身。穆涛在书里引过一首曾国藩的诗,“人间随处有乘除”,尔后论道:“曾国藩不是大诗人,写的多是哲理诗,在哲理上比苏轼差一个档次。”曾国藩是个很好的标准,可以用来卜问穆涛的文字志向。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穆涛,1963年生于廊坊市,现任中国作家协会散文专委会委员,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美文》杂志常务副主编。出版著作有《俯仰由他》《放心集》《平凹之路》《肉眼看文坛》《看左手》《先前的风气》等。获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特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