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恰耶夫斯克(俄语:Карача́евск;卡拉恰伊-巴尔卡尔语:Къарачай шахар, Qaraçay şaxar)是俄罗斯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克共和国的一个城市,位于高加索山脉的库班河畔。根据2017年人口普查,该市人口为21,040人,主要为卡拉恰伊人。城市面积为11.84平方千米。
历史
卡拉恰耶夫斯克成立于1929年,最初名为格奥尔基耶夫斯科耶。1929年8月26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决议将其更名为米科扬-沙哈尔,并获得城市地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1942年8月到1943年1月,该地区被德国联邦国防军占领。
1944年10月5日至1957年1月1日,卡拉恰伊人因涉嫌与德国人合作被流放到中亚沙漠,根据1943年11月6日苏联人民委员会的决定,米科扬-沙哈尔更名为克卢霍里,前卡拉恰伊自治区的领土划归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该地区附近有丰富的中世纪早期遗迹,如胡马尔堡垒的废墟和10世纪初的肖阿纳教堂。
行政区划
在行政区划框架内,卡拉恰耶夫斯克作为卡拉恰耶夫斯基区的行政中心,尽管它并不属于该区。作为行政区划,它与一个城镇(特别尔达)、三个城市型居民点(埃尔布鲁斯基、奥尔津尼基泽夫斯基和度假居民点多姆巴伊)以及两个农村地区(玛拉-阿亚吉和马洛库尔甘尼的居民点)一起,作为共和国意义上的卡拉恰耶夫斯克城市独立成立,是一个与区域地位相等的行政单位。作为市政区划,共和国意义上的卡拉恰耶夫斯克城市被划为卡拉恰耶夫斯基市区。
人口统计
根据2017年人口普查,卡拉恰耶夫斯克的人口为21,040人。2002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卡拉恰伊人占72.7%,俄罗斯人占16.3%,奥塞梯人占3.0%,切尔克斯人占1.4%,诺盖人占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