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朱鹏飞

朱鹏飞,男,四川省绵竹中学高中英语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

人物介绍

朱鹏飞,中共党员,绵竹中学英语教研组长。2000年9月被评为四川省特级教师。德阳市第六、七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先后被评为四川省英语骨干教师,德阳市英语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绵竹市科技拔尖人才,绵竹市知名教师。现任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四川省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委会理事,德阳市外语教学专委会常务理事,德阳市高中英语学科中心组成员,德阳市高中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英语学科组成员,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科专家组成员、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特聘导师。

人物事迹

优秀教学业绩屡获奖励

朱鹏飞同志拥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对待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深受学生的敬重,是所有教师学习的楷模。他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勇于创新,善于思考。多年来,面对教学工作的种种困难和挑战,认真分析所教班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以及中差生转化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和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不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兴趣的培养。经过努力工作,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长足发展,优生培养以及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由于所教班级参加高考英语成绩一直位居德阳市前茅,因此,他先后荣获“德阳市先进个人”、“德阳市学科优秀教师”、“德阳市高完中教学先进个人”、“优秀学科带头人”等市、县表彰十多次。

2010年所教文科班创学校近十年最优成绩,有两名学生考入北外。

2011年所教班参加德阳市统考,成绩优异。其中一名学生英语成绩(149分)名列德阳市第一名。

此外,他始终秉承绵中“实学实行”的教育理念,注重将英语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努力将学生所学知识加以实践,在学以致用中,培养学生爱好,提升学生外语素养和综合能力。2009年12月所指导高2010级4班的学生在德阳市第四届(外研比杯)中小学生英语(口语)大赛中,取得季军的优异成绩;该生还参加了四川省决赛,荣获四川省赛区一等奖。指导的学生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的奖励,他本人也被评为优秀教师。(指导的两名学生参加由《高校招生》杂志社联合清华北大等37所高校举办的“全国创新英语作文大赛”中获奖。)

2009年与泰国西伯利国际学校共同创立了“绵竹市公立中学西伯利英语学习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积极投身教研工作

朱鹏飞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是一名出色的研究型教师。他能自觉地要求自己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了解教育教学的新动态和新信息,并把它们引向课堂教学,指导、服务教学实践。同时,他还积极从事教研教改工作,不断深入钻研教育理论,承担各级研究课题和教研工作。

朱鹏飞在参加德阳市第二届高中中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多次承担德阳市级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示范课。多次在德阳市教学研讨会上为全市英语教师作专题发言。

2011年参与了四川省高考英语重大考试测评研究工作。2008年参与了高校的自主招生英语命题工作。2009年参与了“四川省考试测评项目课题”(四川省英语学科环比&同比测试研究)英语学科组的研究工作,编写的一套英语试题被选为“经典样题”,收入《四川省高考考试大纲说明》一书。

在2011年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教师培训会上,他为四川省高二英语教师就“教材使用建议 —— 如何有效地使用教材”做了题为《明确教学目标 灵活使用教材》的专题报告,受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四川省有关专家和听课教师好评。2010年10月,在德阳市高一英语教学研讨会上作《新英语教材使用中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的专题发言,其中一篇论文在德阳市教育学会学术年会中交流。总结文章《团结协作 求真求实》(10)年刊载在绵竹教育《培训与研究》第12期上。

近年来,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了“高中英语教与学相互适应模式”的课题研究。该课题从高中英语教学的实情出发,提出了优化英语教学过程的对策和措施,并在实践中形成了适合自己学情的教与学相互适应的模式。积极组织和进行“高中英语课堂的反思性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的研究,主研人之一。

参与了“传统英语教学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教学的优势互补研究”的研究。

目前主研的课题“高中英语单元模块教学的实践研究”已通过市级评审,已报省上参评省级课题。

现正参与四川省外语课程研究中心“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的研究并担任该课题的负责人。

每年德阳市高三英语“诊断”试题、模拟试题的命制以及相关试题的审稿工作等的核心成员。

参与德阳市高一、高二英语目标试题的编写工作。参与德阳市教科所《高中导学与探究丛书》英语分册的策划和编写。组织并参加绵竹市高一、高二、高三教研会。

他所参与的科研成果多次荣获各级奖励,其中省级一等奖三次,(《高中英语教与学相互适应模式的研究》获四川省第四届中小学外语教学科研优秀论文一等奖),三等奖两次;德阳市级特等奖一次、一等奖两次,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两次。

曾参编过一些书籍,如:《怎样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海洋出版社出版;有十余篇论文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 如:《优化英语课文整体教学》发表在中央电教馆《电化教育》杂志上, 并有“编者按”。同时还有翻译小说以及其它文章约20篇在省级刊物发表,如:《爸爸失踪以后》约1万字翻译小说发表在《小溪流》杂志上;所翻译的科技等各类资料共十多万字。每年均有论文参加市级学术会议交流。

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德阳市教科所的英语教学视导工作,指导青年教师上课,同时参与绵竹市以及本校各年级青年教师英语研究课、公开课的指导和评课工作。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