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振勃,字筠斋,江苏海州板浦镇人,生于清乾隆。擅长诗歌和书法。他的行为举止和言论被广泛传颂,被认为是道德楷模。
人物经历
吴振勃直到35岁时才得以中举。爱新觉罗·旻宁十三年(1833),他作为岁贡生候选人,有机会担任儒学训导。吴振勃与其胞弟吴振勷齐名,被誉为“板浦名士二吴”。
道德风范
吴振勃曾说:“能够谈论许多事情,不如切实去做一件事;追求外界的声誉,不如恪守家庭伦理;等待富贵之后再去报答父母,不如在他们生前给予微薄的关怀;等到富裕了再去帮助穷人,不如根据自己的能力适度施舍。”他还特别关心贫困的知识分子,对待他人真诚友善。有一次,一位朋友建议他收回一家疏远的亲戚的土地,因为这些土地多年来一直由其他人非法耕种。然而,吴振勃认为这样做可能会导致许多人失去财产,因此拒绝了这个提议。
学术成就
吴振勃家中藏书丰富,其中包括《经学考源》《春秋分类纪事》《音学考源》《先正言行录》《古诗课蒙》《金诗约选》《筠斋文稿》《筠斋诗录》《筠斋客话》等作品。清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史学家魏源对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他的学术研究具有独创性,且分析严谨,体现了求真务实的精神。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吴振勃.吴振勃.202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