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李宗省

李宗省,男,1984年出生于会宁县,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寒区同位素生态水文与国家公园方面的研究工作。中组部第四批“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甘肃省陇原创新创业人才、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生态学会青年科技奖、中科院百篇优博和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获得者等。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Earth-Science Reviews》《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Journal of Hydrology》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已被SCI刊物他引1600余次,3篇论文入围ESI TOP1%论文,1篇一作论文入围Most Cited论文,1篇一作论文入围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主要经历

李宗省在学术上主要从事寒旱区气候变化及同位素水文过程方面的研究工作。他的研究工作探究了我国中国西南地区和泛河西地区气候变化的时空格局及其驱动机制,提升了该区气候变化研究的水平;展现了我国西南地区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图谱,发现冰温和冰川区气温上升引起的冰川能量物质平衡过程的改变是冰川剧烈亏损的主要原因;加深了冰川雪坑现代过程对气候变化响应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拓展了冰雪环境记录研究;揭示了冰川水文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拓展了冰冻圈水文研究。他的主要成果已发表在《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Journal of Glaciology》等刊物上,先后获得甘肃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等各类奖励10余次,已参加各类研究课题10余项,并多次参与我国寒旱区气候环境方面的野外考察工作。

学习经历

- 2002.9–2006.7,西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学士;

- 2006.9–2009.7,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自然地理学,硕士;

- 2009.9–2012.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自然地理学,博士;

- 2012.2-2018.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自然地理学,博士后。

工作经历

- 2012.2-2014.12,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2015.2-2016.12,Australia CSIRO Land and H₂O, Postdoctor;

- 2015.1-2020.4,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筹)(原寒旱所),副研究员,其中,2019年12月在中央党校(行政学院)青年英才班学习;

- 2020.4至今,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原寒旱所),研究员, 其中,2020年12月参加为期一周的中组部优秀青年专家国情考察活动。

研究方向

1. 自然地理学(高寒山区同位素生态水文;高寒山区水文气候;高寒山区生态屏障效应)

2. 人文地理学(寒区可持续发展模式;国家公园与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任职

1. 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水文青年分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2020-2025);

2. 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同位素水文专业委员会委员(2020-2025);

3. 国际水协会会员(2017-2021);

4. 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2020-2025);

5. 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2020-2023);

6. 中国生态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2017-2022);

7.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理事会理事(2015-2019);

8. 中国生态学会高寒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2020-2023);

9. 中国生态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2018-2023);

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分会委员(2018-2023);

11.《中国科学院院刊》青年编委(2020-2024);

12.《冰川冻土》编委(2020-2024);

13.《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编委;

14. 青年地球科学论坛首届理事会理事长、首届论坛执行主席(2014-2016)。

学术成果

专著

- Li Zongxing. Study on Climate Change in Southwestern China.2015, Springer. ISSN 2190-5053; ISBN 978-3-662-44741-3.

论文

- Li Zongxing, et al. Reversing conflict between humans and the environment–The experience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能量 REviews, 2021, 148(3):111333.

- Li Zongxing, et al. Runoff dominated by supra-permafrost H₂O in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using environmental isotopes. Journal of Hydrology, 2020, 582: 124506:1-20.

- Li Zongxing, et al. Climate Background, Fact and Hydrological Effect of Multiphase H₂O Transformation in Cold Regions of the Western China: A review. 地球Science Reviews, 2019, 190: 33-57.

- Li Zongxing, et al. Climate Background, Relative Rate, and Runoff Effect of Multiphase Water Transformation in Qilian Mountains, the Third Pole Region.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9, 663:315-328.

- Li Zongxing, et al. H₂O resources in inland regions of central Asia: Evidence from stable isotope tracing. Journal of Hydrology, 2019, 570:1-16.

- Li Zongxing, et al. Contributions of local terrestrial evaporation and transpiration to precipitation using δ18O and D-excess as a proxy in Shiyang inland river basin in China.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2016, 146: 140-151.

- Li Zongxing, et al. Study on the contribution from cryosphere to runoff in the cold alpine basin: a case study of Hulugou river basin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2014, 122:345-361.

- Li Zongxing, et al. Changes of daily climate extremes in southwestern China during 1961-2008.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2012, 80-81: 255-272.

- Li Zongxing, et al. Climate and glacier change in southwestern China during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2011, 6:045404.

- Li Zongxing, et al. The 化学 of snow deposited during the summer monsoon and in the winter season at Baishui No.1 Glacier, Mt Yulong, China. Journal of 冰川学, 2009, 55(190):221-228.

- 李宗省,冯起,李宗杰,吕越敏,袁瑞丰,桂娟,李永格,张百娟,薛健.祁连山脉北坡稳定同位素生态水文学研究的初步进展与成果应用.冰川冻土,2019,41(05):1044-1052.

- 李宗省,李永格,冯起,朱猛,吕越敏,桂娟,李建国.石羊河流域冰冻圈融水对出山径流的贡献及影响.第四纪研究,2017,37(05):1045-1054.

- 李宗省,何元庆,辛惠娟,王春凤,贾文雄,张薇,刘婧.我国横断山区1960-2008年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地理学报,2010c,65(05):563-579.

- 李宗省,何元庆,王世金,贾文雄,和献忠,张宁宁,朱国锋,蒲涛,杜建扩,辛惠娟.1900-2007年横断山区部分海洋型冰川的变化. 地理学报,2009a,64(11):1319-1330.

- 李宗省,何元庆,庞洪喜,杨小梅,贾文雄,和献中,王旭峰,院玲玲,宁宝英,宋波,张宁宁.我国典型季风海洋型冰川区雪坑中主要阴、阳离子的来源研究. 地理学报,2007,62(09):902-1011.

科研项目

- 中组部 “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高寒山区水体多相态加速转换过程”,2019-2021,负责人;

- 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生态屏障体系优化任务”之专题4子子任务“江河源区水源涵养能力考察”,2019-2023,负责人;

-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青藏高原冻土层上水来源解析”, 2021-2024,负责人;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长江源寒区流域径流成分的稳定同位素示踪解析”,2016-2018,负责人,结题;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基金“基于水体稳定同位素和化学离子的祁连山冰川小流域径流分割”,2013-2015,负责人,结题;

- 甘肃省自然基金创新群体项目“祁连山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模式”,2021-2023,负责人;

- 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基于稳定同位素的局地水汽再循环对石羊河流域降水过程的影响研究”,2015-2017,负责人,结题。

获奖情况

科技奖励

- “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学”获2017年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4。

- “Study on climate change in southwestern China”获2015年Springer Theses-Recognizing Outstanding Ph.D. Research奖,排名第1。

- “祁连山脉涵养水源生态系统恢复技术集成及应用”获2015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0。

- “我国典型季风气候区冰川、环境及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获2009年甘肃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5。

个人获奖

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

第二届“Scopus寻找青年科学之星”气候变化领域新人奖;

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

第一届刘东生地球科学奖学金;

中国科学院大学BHPB奖学金;

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

第三届奥加诺“水质与水环境”奖学金;

第二届奥加诺“水质与水环境”奖学金;

西部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奖;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报告三等奖

中国科学院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三好学生称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毕业生称号。

参考资料

李宗省.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2024-04-02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