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楚政权,是公元前209年陈胜与吴广发动的农民起义成立的政权,国号为“张楚”,意为“张大楚国”。楚政权在秦朝末年(公元前209年)成立,陈胜与吴广等900余名贫苦农民为首领。起义队伍占领蕲县大泽乡,史称大泽乡起义。陈胜自立为王,后派吴广进攻荥阳市,破函谷关,进抵渭河平原戏地,逼近咸阳市。秦将章邯率军迎击,周章被击败,退出函谷关。湘军退至渑池县,周文自杀。
陈胜死后,军心涣散,吴广被部将田臧杀死。吴广死后,吕臣重新组织楚军,处死庄贾,拥立楚后怀王(熊心),并重夺陈县。不久,原楚国贵族项梁拥立楚义帝(熊心),吕臣投奔。楚自此合并到西楚。
现代益阳市兔子山遗址出土的“张楚之岁”简上,有“张楚之岁”的字样。张春龙认为,“张楚之年”指的是陈胜起义之后的那一年。王子今表示,楚国人习惯用前一年的大事来记年。陈伟认为,“张楚之年”是“岁名”,指以前一年的大事件来记年。
含义
秦汉之际,“楚”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字眼,司马迁作《史记》时立的月表叫“秦楚之际月表”而不叫“秦汉之际月表”,马王堆汉墓的帛书上纪年只用“张楚”的年号而不用胡亥年号。
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与吴广一同在大泽乡镇(今安徽宿州西南)率众起兵,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不久后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后被秦将章邯所败,遭车夫庄贾刺杀而死,陈胜死后被辗转埋葬在芒砀山。刘邦称帝后,追封陈胜为“隐王”。
为号原因
陈胜起事以楚作为旗号也决不是偶然,应是出于以下几种考虑:
1、在六国统一战时,楚国在军事上的抵抗最为强硬。
所谓“秦灭六国之战,楚最无辜”和楚怀王被秦囚禁一事,不过是楚国人自己的悲剧情节而已,六国中最“无辜”的是齐国,一直跟秦交好却不与其他五国联合,最后还是难逃被灭的命运,可是这种“无辜”其他五国会同情吗?所以人们同情和支持楚国,其实是因为楚国在最后卫国战中的顽强和惨烈。
2、楚人拥有着极为狂热的爱国热情。
最明显的一点莫过于“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传言,之后反秦战争中楚人的表现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3、陈胜起事地点在楚国。
陈胜本人是否是楚人并不很确定,学者对他籍贯的研究有很多种说法。但他的起事地点在楚国是无疑的,所以打出楚的旗号,显然是十分利于迅速扩张队伍与势力范围。
发展
由陈胜创立于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以大泽乡起义后陈胜率“湘军”在陈郡(淮阳区)王为始。曾一度发展至今天河南安徽的大部分地区。但在当年的荥阳之战中,起义军败给了秦朝名将章邯,从此每况愈下。再加上起义军内部矛盾越来越大,很多将领、官员目光短浅,开始勾心斗角,内讧不断。不久,陈胜被叛变的车夫庄贾刺杀。后来,陈胜旧将吕臣反击秦军胜利,再举“西楚”大旗。不过后来项羽等将领崛起后,“张楚”就逐渐被遗忘了。
考古发现
益阳市兔子山遗址发掘领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春龙介绍,在兔子山遗址出土的简牍中,其中一件上发现有“张楚之岁”的字样,而这也为专家们打开了探视张楚政权的一个新的窗口。
武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陈伟介绍,秦灭之后,有一个短暂的“楚国阶段”,称为“张楚”,是陈胜吴广建立的政权名称,意为“张大楚国”,“这个历史阶段的记录一直缺失,这次发现对于研究陈胜吴广时期历史,以及判断整个湖南一带何时结束秦的统治很重要。”陈伟兴奋地表示,这也说明当时楚地对于起义军的认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简帛上也发现有“张楚”两字,而在里耶秦简当中,也有楚国文字写就的简牍,“三者之间应该存在关联,而且在时间所指上可能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