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聂伯号运载火箭

第聂伯号运载火箭(乌克兰语:Дніпро;俄语:Днепр,第聂伯是东欧一条河流的名字)乌克兰俄罗斯在R-36M洲际弹道导弹(北约代号SS-18“撒旦”,START-1中称为RS-20)基础上改造而成的一种运载火箭

简介

R-36M是苏联所研制的最大的重型陆基洲际导弹。美国方面没有能与之直接相比的型号(最接近的是MX“和平卫士”式洲际弹道导弹)。按照美苏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1),这种导弹应被销毁。乌克兰与俄罗斯两国政府决定开发这种导弹的商业价值,对将其改装为商用运载火箭进行了专门研究,于是产生了第聂伯号火箭。

第聂伯号火箭包含三种型号:第聂伯-1,第聂伯-M和第聂伯-3。其中只有第聂伯-3装备了上面级。火箭都使用苏联洲际弹道导弹常用的剧毒可贮存液体推进剂

第聂伯号的发射均采取地下井冷发射的方式,利用原有的导弹发射井。

第聂伯号的发射服务提供商是ISC Kosmotras公司,这是一家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的合资企业。第一次发射在1999年4月21日进行,市场开发交由美国企业ATK锡奥科尔公司进行。由于火箭的发射费用非常低廉(仅有800~1100万美元),所以很有竞争力。第一次发射在1999年4月21日进行,将一颗名为UoSAT-12的小卫星成功送入轨道。

自1999年以来,该型号运载火箭已成功进行了16次发射。

发展历史

第聂伯号运载火箭,是俄罗斯与乌克兰在R-36M洲际弹道导弹(北约代号SS-18“撒但”,START-1中称为RS-20)基础上改造而成的一种运载火箭。R-36M是苏联所研制的最大的重型陆基洲际导弹。按美苏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1),这种导弹应被销毁。俄罗斯乌克兰两国政府决定开发这种导弹的商业价值,对将其改装为商用运载火箭进行了专门研究,于是产生了第聂伯号火箭。

2007年4月17日,“第聂伯”火箭曾经成功一次发射14颗国外卫星

2013年11月21日,俄罗斯用一枚“第聂伯”运载火箭顺利发射了多颗卫星。根据计划,本次发射的一颗意大利卫星在入轨一个月后,还将释放出其携带的多颗子卫星,使发射载荷总数达到32个,超过美国19日“一箭29星”的世界纪录。

2014年6月,俄乌RS-20“第聂伯”号运载火箭计划将33颗小型地球遥感卫星送入轨道。据报道,本次卫星发射计划于莫斯科时间19日23时11分(北京时间20日3时11分)在奥伦堡“亚斯内”发射基地进行。该33颗卫星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西班牙沙特阿拉伯日本意大利加拿大、美国、荷兰以及阿根廷的卫星。

一箭多星技术

“第聂伯”的“一箭多星”技术,与其前世“撒旦”的分导式多弹头能力异曲同工。在“撒旦”导弹的头部,有一个形状如同左轮手枪弹巢的母舱,10枚弹头呈环型排列在母舱中。导弹进入太空后,弹头根据导航系统发出的指令,在合适的时候依次从母舱中发射,飞向各自的目标。现在“第聂伯”火箭上,原本放弹头的地方装上了卫星。母舱进入轨道后,这些小卫星会根据指令,一一射出。

发射记录

发动机技术参数

第一级发动机1 RD-264推力4520千牛顿比冲318 秒推进时间130 秒燃料四氧化二氮/UDMH第二级发动机1 RD-0255推力755千牛顿比冲340 秒推进时间190 秒燃料四氧化二氮/UDMH第三级发动机1 RD-869推力18.6千牛顿比冲317 秒推进时间1,000 秒燃料四氧化二氮/UDMH第四级 (选择性使用) - SpaceTug 1发动机1 固态推力 燃料固态第四/五级 (选择性搭载) - SpaceTug 3发动机1 液态推力 燃料四氧化二氮/UDMH

参考资料

一箭32星 俄罗斯第聂伯运载火箭卫星发射创新纪录.观察者网.2014-06-20

俄乌“第聂伯”号运载火箭将携33颗多国卫星发射.环球网.2014-06-20

导弹改火箭隐忧多 俄罗斯发射火箭好像轮盘赌.中国网.2013-11-21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