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榄果,即乔木,高15米,胸径70厘米。主产于河口口岸的槟榔寨。
形态特征
黄榄果;基部圆形,不等侧,上侧常下延2—3毫米;全缘,表面除中脉疏被短柔毛外无毛,背面有极细小的疣状突起;侧脉(13-)15对,在背面凸起,和中脉疏被短柔毛。
花序腋上生(距叶柄基部2—3厘米),长20—30厘米,被细柔毛。雌花序不详。雄花序下部的分枝长5—6厘米,柄长3—4厘米,团伞花序状,小聚伞花序有3—4花。雄花长5—6毫米,萼长约2毫米,2—3浅裂,外被疏短柔毛。花瓣长5毫米,背部被极稀疏的微柔毛,雄蕊6,无毛,花丝几全长合生成筒状,花药长卵圆形,长1.5毫米;花盘环状,肉质,边缘波状,中央有凹穴,内侧及缘部被疏柔毛。雌蕊在雄花中不存在。
果序长30厘米,几无毛。果萼碟状,直径7毫米,核果干时红褐色,椭圆形,两端钝,长3.2厘米,直径约2厘米,外果皮薄;果核横切面圆三角形,核盖具不明显的中肋。种子1(—2),不育室轻度退化。花期4—6月,7—8月果熟。
生长环境
黄榄果生长于河口口岸的槟榔寨(海拔170-180米)。
分布范围
栽培技术
黄榄果主要为栽培或野生。
物种区别
据《印度支那植物志》,果的用途同乌榄。黄榄果曾被Leenhouts(1959)并入橄榄橄榄属 album,就河口标本(蔡克华496, 631;刘伟心174)看,果序长达30厘米,生于腋上,果皮干时红褐色,果萼直径7毫米,叶大、脉序密,雄花中雄蕊几全长合生等特征,均与橄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