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复旦剧社

复旦剧社成立于1925年,是复旦大学历史上第一个具有正规组织的演剧团体,也是中国早期的话剧团体之一。剧社的第一任指导老师是洪深教授,他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之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时期,复旦剧社积极参与革命和建设活动。自1987年起,剧社开始举办两年一届的复旦大学戏剧节,成为复旦历史上的戏剧盛会。剧社致力于新作品的创作和多种剧目的排演,旨在丰富高校文化和促进戏剧交流。剧社曾两次在中国校园大学戏剧节中获得中国戏剧最高奖。

历史沿革

初创期

1925年,马彦祥、吴发祥等人发起成立了复旦新剧团,这是复旦大学的第一个正规演剧团体。同年秋季,剧团在校同乐会上以五个独幕剧亮相,引起关注。1926年,剧团更名为复旦剧社,并聘请洪深教授担任指导。1930年,剧社参与了左翼剧联的活动,并在当年排演了《西哈诺》,该剧的成功演出巩固了剧社在中国话剧舞台的地位。

抗战期间

1932年,剧社为筹集资金举行了义演,演出了多部作品。抗战期间,剧社成员在艰苦条件下坚持排戏和演出。1941年,剧社排演的《北京人》在重庆引起轰动。解放后,剧社改组为复旦大学剧团,继续以演剧形式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活动。

文革后复兴

文革结束后,剧团在夏征农等人的推动下得以恢复。1978年,剧团以《于无声处》再次轰动上海市。1979年,剧团排演的《“炮兵司令”的儿子》引发广泛讨论。此后,剧团每年的作品都在上海市大学生文艺汇演中获奖。1987年起,剧社开始举办戏剧节,促进了戏剧文化的传播。

新世纪发展

新世纪以来,剧社成为“上海大学生话剧团”的核心力量,并在招生方面进行了创新。剧社通过校内选拔吸纳了一批充满热情的社员,并推出了多部作品。2008年,剧社凭借《托起明天的太阳》获得了中国戏剧界的最高奖项。剧社还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国内外剧团合作演出。

近年成就

2009年至2015年间,剧社在戏剧节和其他比赛中屡获殊荣。2014年,剧社的原创作品《天之骄子》在第四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中获得金奖。2015年,剧社迎来了第十三届戏剧节,并以此庆祝其成立90周年。

主要作品

- 2014年12月,《沙丁鱼游戏》

- 2014年11月,《天之骄子》

- 2014年10月,《1925·展览》

- 2014年5月,《萨勒姆女巫》

- 2014年5月,《1925·身影》

- 2013年6月,《九流剧团》

- 2013年5月,《收信快乐》《1925》《The Monument》《线索》、《名词解释》《罗密欧与朱丽叶》

- 2012年10月,《4:1》

- 2012年2月,《科莫多龙》

- 2011年5月,《空幻之屋》《我爱桃花》《屠夫》《暗恋桃花源》《着陆》

- 2010年11月,《小巷总理

- 2010年6月,《爱在春天

- 2009年12月,《白蛇传

- 2009年11月、12月,《小巷总理之男妇女主任》

- 2009年5月,《生死场》《该谁负责》

- 2008年10月,《托起明天的太阳》2008版

- 2007年11月,《捕鼠器》《北京人》

- 2007年5月,《天堂隔壁是疯人院》《背惊》

- 2006年6月,《六月的离别》

获得荣誉

复旦剧社在其发展历程中获得了多项荣誉,其中包括在多个戏剧节和展演中获得的一等奖、优秀剧目奖、最佳编剧奖、最佳表演奖等。剧社的指导老师和社员也曾多次获得“校园之星”和“优秀指导奖”。

参考资料

谁是复旦最老牌的剧社? | 你可能不知道的复旦.复旦大学管理学院.2024-11-11

复旦剧社的日常!满足你对表演的好奇心😉_哔哩哔哩_bilibili.哔哩哔哩.2024-11-11

复旦剧社.知乎.2024-11-11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