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格禄(Claude Gotteland,1803年6月12日—1856年7月17日)是一位法国耶稣会神父,19世纪耶稣会在中国的传教士。他是自1724年清代查禁天主教以后,最早进入中国的耶稣会传教士。1842年,他作为重返江南的第一批3位耶稣会士之一,来到上海市。
人物生平
南格禄于1803年6月12日出生于法国萨伏依的Bassens。1822年9月8日,他加入了耶稣会。1834年至1836年,他在瑞士弗里堡教授物理、化学和自然史。
1841年,南格禄应山东省宗座代牧、天主教南京总教区署理主教罗伯济的请求,来到中国进行传教工作。1842年7月11日,他与另外两位法国耶稣会神父:艾方济(François Estève)和李秀芳(Benjamin Brueyre)一同到达上海市附近的吴淞镇。在上海附近的徐家汇,他们得到了徐光启后代的允许,在这里建立了传教基地。
1847年,耶稣会在徐家汇购买土地,建造了一座教堂,该堂后来在1910年重建为宏伟的哥特式建筑复兴风格的主教座堂,徐家汇圣依纳爵主教座堂,供奉耶稣会创始人依纳爵·罗耀拉。1849年,南格禄在徐家汇招收中国学生,开办了圣依纳爵公学(collège Saint-Ignace)。
南格禄与罗伯济主教在教务扩展、人事权和财权等问题上产生了深度矛盾。罗伯济主教认为传教士工作必须由教区主教调配,而南格禄则坚持耶稣会士的工作应由会长调配。这一矛盾在罗伯济主教未能得到罗马教廷支持,未能将天主教南京总教区变为意大利传教区后,导致他辞职。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一年三月二十四日至道光二十八年三月十二日(1841年4月15日~1848年4月15日),为江南耶稣会会长。南格禄一到上海市,意大利传教士罗伯济主教就留他作为秘书,委为主教代权,成为罗的得力助手。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六年后,外国耶稣会士陆续来沪,教务逐步扩展,两人相互争夺人事权和财权,矛盾很深。罗伯济认为“耶稣会士来江南不是作为一个耶稣会士,而是作为一个传教士”,因此,传教士工作必须由教区主教调配,毋须征求南格禄的意见。南格禄则认为“会士隶属会长,是耶稣会士的特征之一。谁破坏这一条,等于破坏耶稣会。一个耶稣会士,在成为传教士之前,毕竟是一个耶稣会士”。同样对于法国施主捐款指定给耶稣会的,罗伯济也要有支配权,南格禄不同意。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七年十月罗伯济返欧,意欲得到罗马教廷的支持,派遣意大利传教士来上海市,同时中止法国耶稣会士的派遣,使天主教南京总教区成为意大利传教区,因未获成功而辞职。南格禄后至松江区传教。
1856年7月17日,南格禄神父在中国上海徐家汇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