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王振

王振(1970年生),祖籍山东省,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及北京舒同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他还是《百年巨匠》书法篇策划及舒同篇总策划,两块砖墨讯创办人之一,《经典诵读与书写》主编。

人物简介

自幼学书,初习二王,后临颜、柳。曾在首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同志处工作(军人)。原中国书协主席沈鹏先生称其书法“得舒同先生之真传”,在取舒体“可托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势基础上,广临历代碑帖,转益多师,笔耕不辍,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是当代著名的中青年书法家。自《黄庭经碑》入手,又于王珣伯远帖》《仲尼梦奠帖》、颜真卿多宝塔碑》《祭侄文稿》、智永真草千字文》、怀素自叙贴》等皆注心力,习成自然,“如有所立卓尔”。舒同同志为其赠言:为人之道,一以贯之。为书之道,自然天成。曹禺先生题词“颜师古而不泥古”。王力先生为其题诗:“书法学舒同,形神求贯通。

默写的《千字文》《大学》《中庸》《齐物论》《道德经》以及《琵琶行》《隆中对》等名篇有数十卷之多。

人物经历

先后应邀参加“江山如此多娇毛泽东诗意中国书法交响音乐会”、“海峡两岸120位书法家公祭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百位书法名家与百位驻华使节在钓鱼岛大型联谊活动,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书法名家交响音乐会“中华诵”等书法活动。

2014年9月24日,出席国际儒学联合会

2014年6月策划“鹊境人居——全国百位书法家邀请展”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

2015年,中国中央电视台“直播中国”通过网络向全球直播其拍摄的《喜鹊筑巢产卵育幼纪实》。北京卫视、北京您早同步播出七集大型系列专题片《喜鹊来了》作为北京申请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重要宣传片。

2017年5月2号,北京卫视播出八集《喜鹊来了》第二季系列专题片。

2017年12月23日,组织第一届《国学教育论坛》。

2018年正月初一至初五北京卫视北京您早《早春探文脉》对联书法片担任主讲。

2017年9月,他和北京大学哲学系李中华教授共同编写的《经典诵读与书写》系列读本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这套读本选取《楷体金文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声律启蒙》以及《大学》《中庸》等部分先秦经典中选取近45000字的经典内容,按照小学和初中共九个年级、十八个学期的体例设计。

2018年12月23日在人民日报发长文《舒启情志,同兼百家》纪念舒同同志去逝20周年。

2019年11月12日,与诺贝尔奖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共创两块砖墨讯。

荣誉与成就影响

王振先后应邀参加“江山如此多娇毛泽东诗意中国书法交响音乐会”、“海峡两岸120位书法家公祭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百位书法名家与百位驻华使节在钓鱼岛大型联谊活动、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书法名家交响音乐会“中华诵”等书法活动。他将书法润笔费赞助失学女童,荣获“中国儿童慈善奖突出贡献奖”。

人物观点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文化独特的智慧和气韵是文化自信的基础,要以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使命。

人物评价

王振受到舒老先生的教诲,为人质朴厚重,对舒同体颇有研究并遍临历代碑贴,其书风雄浑中见飘逸,取舒老先生:“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势,在舒体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是当代年轻人中书写“舒体”的代表性人物。王振饱读诗书,善于背诵中华经典,用经典修养自身,知行合一,有引领性。(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先生)

王振自幼聪慧好学,能背诵许多古典名篇,从《论语》、《中庸》、《大学》、《中庸》等,倒背如流,他一口气用55秒钟可以将《岳阳楼记》通篇背完。(中国硬笔书法之父庞中华先生)

王振传承舒同体,达其致而忽其象,得其神而略其形。秀拔中有古意,沉着处见今风。王振书法的根脉,既扎向传统,也深入时代。(北京大学哲学系杨立华教授)

参考资料

王振:舒启情志 同兼百家——忆舒同.人民网.2024-07-15

王振:舒启情志 同兼百家——忆舒同--书画--人民网.人民网.2021-06-08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