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高勇,1962年出生于重庆潼南,武汉科技大学毕业生,数学家,博士生导师。他的研究领域涵盖凸几何分析、几何与解析不等式、积分几何等方面。
人物经历
张高勇1962年出生于重庆潼南。1982年,他在武汉科技大学完成学业并留校任教。1984年至1986年间,他在武汉大学攻读数学专业的硕士学位。随后,张高勇于1991至1995年在美国Temple大学接受博士研究生教育,并于1995年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AS)和美国伯克利数学研究所(MSRI)进行了博士后研究。1997年至2000年,张高勇在Polytechnic University担任助理教授,并自2000年起晋升为教授。2008年,他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任职于西南大学。目前,张高勇是纽约大学Polytechnic Institute的终身教授。
研究方向
张高勇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凸几何分析、几何与解析不等式、积分几何等领域。
主要贡献
张高勇教授在数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他曾于1999年在世界顶级数学期刊《Annals of Mathematics》上发表论文,并与费尔茨奖得主Jean Bourgain教授合作发表了另一篇重要论文。此外,张高勇教授还在其他知名数学期刊上发表了超过40篇独立或合作论文。他对几何中著名的Busemann-Petty问题有独到见解,尤其是对N=4情况下的解决方案,这一成就被认为是该领域内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他还与Jean Bourgain教授一起将Busemann-Petty问题扩展到了更广泛的范围。张高勇教授还解决了多个不等式问题,其中包括凸几何中的“Zhang Projection Inequality”,并在2004年受邀在美国数学会东部分会会议上做主题演讲。他参与了多项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项目,并与E. Lutwak和D. Yang两位著名数学家共同开创了“几何分析与信息理论”的跨学科研究。张高勇教授的工作还包括建立“等周不等式和Sobolev不等式”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了“几何和分析”间的联系。由于其卓越的研究成果,张高勇教授曾直接从助理教授职位提升为教授。他还是周家足教授的合作研究者,两人共同主办了2004年在武汉科技大学举行的首届“国际积分几何与凸性国际会议”,促进了中国在此领域的学术发展。
参考资料
国际知名数学家张高勇一行访问我校.武汉科技大学.2024-11-20
纽约大学、库朗研究所张高勇教授的学术报告--11月5日.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2024-11-20
【含弘讲坛】纽约大学库朗研究所张高勇学术报告.西南大学.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