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女,(1932年—1968年4月29日),原名彭令昭,苏州人,政治民主人士。
林昭在景海中学毕业后,于1949年7月考入了苏南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林昭随苏南农村工作团参加苏南农村土改,1952年,林昭开始在《常州民报》、常州文联工作。1954年,林昭以江苏省考分第一进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55年春,林昭参加了北大诗社,任《北大诗刊》编辑。1956年秋,《北大诗刊》停办后,林昭成为综合性学生文艺刊物《红楼》的编委会成员之一。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因公开支持北京大学学生张元勋的大字报“是时候了”而被划为右派。1960年10月,林昭因涉嫌参与地下刊物《星火》,在苏州被捕。随后,林昭开始了她近八年的牢狱生活,1962年,林昭被准许保外就医,1968年4月,林昭由于不肯认罪从有期徒刑二十年加判死刑,立即执行。1968年4月29日,林昭被枪决于上海龙华机场。1980年8月,上海高级法院以“沪高刑复字435号判决书”宣告林昭无罪,结论为“这是一次冤杀无辜”。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林昭,1932年生于苏州。在景海中学毕业后,1948年9月,林昭参加中国共产党,没过多久,林昭的名字出现在了苏州城防司令部的黑名单上。为保存实力,地下党组织黑名单上的人紧急转移。但林昭没有参加这次撤退。从此,她与地下党断了联系,也失去了那分好不容易得来的“荣誉”。出于对时局的担忧,林昭的母亲许宪民要求林昭出国留学,或报考北京大学。面对母亲“出去了就别再回来”的气话,林昭立下了“生不往来,死不吊孝”的字据,并把自己的父姓去掉,改名“林昭”,以示决绝。
初次工作
1949年7月,林昭考入了苏南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林昭随苏南农村工作团参加苏南农村土改,1952年,林昭开始在《常州民报》、常州文联工作。
求学经历
1954年,林昭以江苏省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虽然在文学方面基础深厚,但她还是选择了新闻专业,希望能成为毛泽东时代最优秀的记者。1955年春,林昭参加了北大诗社,任《北大诗刊》编辑。1956年秋,《北大诗刊》停办后,林昭成为综合性学生文艺刊物《红楼》的编委会成员之一。1957年,在北京大学东门外的马路上,一场批判“大字报中的话是反革命煽动”的舌战正在展开。张元勋因为贴出了北大的第一张大字报,而处于猛烈攻击的焦点,林昭赞同张元勋的言论而跳上桌子为他申辩。不久,她成为北大800名右派分子之一,随后,林昭吞服大量安眠药自杀,但被及时抢救过来。于是她又被认定在对抗组织、 “态度恶劣”,于是被加重处分:劳动教养三年。1959年,林昭病情加重,冬天咳血加剧,请假要求回上海市休养。通过调养,林昭病情渐有好转,并在上海认识了兰州大学的研究生顾雁、徐诚,当时兰大的张春元等人,正在准备筹办针砭时弊的《星火》杂志,随后林昭的长诗《海鸥之歌》和《普鲁米修斯受难之日》,在《星火》第一期上发表。但很快涉及《星火》的人员,都被抓捕。
入狱经历
1960年10月,林昭因涉嫌参与地下刊物《星火》,在苏州市被捕。她被捕的直接原因,是《星火》刊登了一首她的长诗《普罗米修士受难的一日》。随后,林昭开始了她近八年的牢狱生活,八年中,被剥夺了笔和纸的林昭,用竹签、发卡等物,千百次地戳破皮肉,在墙壁、衬衫和床单上,用鲜血写了20余万字的文章和诗歌,反对奴役人的状况,控诉不自由的生活,批判让人流血的制度。
1959年,林昭上书直陈数端,被错判为现行罪,囚于上海提篮桥监狱。1962年,林昭被准许保外就医,期间她曾要求上海市的无国籍侨民阿诺,将《我们是无罪的》、《给北大校长陆平的信》等带到海外发表。1962年12月,林昭又被捕入狱。在狱中林昭曾多次绝食、自杀,并分别两次给当时的上海市长柯庆施、《人民日报》写信,反映案情并表达政治见解,但都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在狱中,没有笔和纸,林昭竟然都是用血在白色的被单上写作,计有二十万字之多。1968年4月,林昭由于不肯认罪从有期徒刑二十年加判死刑,立即执行。她在接到判决书时,留下了最后一份血写的遗书:“历史将宣告我无罪!”“历史将宣告我无罪!”1968年4月29日,林昭被枪决于上海龙华机场。
身后平反
1980年8月,上海高级法院以“沪高刑复字435号判决书”宣告林昭无罪,结论为“这是一次冤杀无辜”。
个人作品
参考资料:
亲属关系
参考资料:
相关作品
后世纪念
林昭去世后,北京大学的部分同学和老师在那一年年底为林昭召开了追悼会,没有骨灰,只摆放了一束林昭的头发,和一张遗像。照片上,林昭梳着两条麻花辫,双眼沉静、忧伤而略带笑意。在这个追悼会上,出现了一副无字的挽联―上联是:?下联是:!
2004年4月22日,林昭归葬苏州灵岩山麓,但只是“衣冠冢”。
人物评价
林昭是有思想的,她的人格是高贵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她是我们民族半个世纪以来知识分子精神独立的一根孤独的标竿,在她的面前我们无法释然,总有一种渺小和萎缩。(北京法院网评)
林昭并非一开始就是这样“有骨气”。她被划为“右派”后,曾经自杀,也曾痛苦得失眠。但在众人都没有意识到时,这个娇滴滴的林姑娘,却慢慢地在内心生长出不可思议的精神力量。(中国青年报评)
假如说,林昭生前犯下了杀不可赦的破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大罪;那么,林昭死后却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立下了汗马功劳一在社会上,作为对一切敢于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较量的反革命分子的有力儆示;在监狱中,成为批判反改造分子的不可不提的反面教员。(《炼狱人生》评)
参考资料
寻找林昭.中国青年报.2024-05-15
一?g净土掩风流.北京法院网.2024-05-15
北大才女林昭--历史将宣告我无罪(图).新浪网.2024-05-15
我为林昭拍了张照片.新浪网.2024-05-15
胡杰的道德化影像.新浪财经.202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