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刺槐叉丝壳

刺槐叉丝壳(学名:Microsphaera robiniae)是白粉菌科白粉菌科叉丝壳属的一种真菌,主要寄生在豆科上。其菌丝体叶的两面生长,大多数在叶面生长,子囊果密聚生长。该种主要分布在中国。

基本信息

刺槐叉丝壳

Microsphaerarobiniae Tai Bull. Torrey Bot.Club 73:118. 1946; Tai, Sylloge Fungorum Sinicroum. p. 234. 1979.

形态特征

菌丝体叶的两面生,大多叶面生,有时密布豆荚,存留,展生,有时形成斑块;子囊果密聚生,扁球形或半球形,直径71-146(平均 105.2)μ m,壁细胞13-19×9-17μm;附属丝5-25根,常为5-10根,长216-278μm,为子囊果直径的 1.3-3.2倍,常为1.8-2.5 倍,基部宽9-11μm,有时在基部或靠近基部常稍膨大,弯曲或直,曲折或曲膝状,主干外壁平滑,基部壁较厚,无隔或具1-5隔膜。1-3个隔膜较为常见,无色或呈淡褐色,多为双叉状分枝3-7次,罕为3次,分枝较整齐而密,末枝不反卷,顶端多尖削,少数钝回或平截;子囊4-21个,常为4-10个,卵形或长卵形、椭圆或卵 -矩圆形,有短柄,40-67× 26-41μm;子囊孢子4-8个,罕为8个,卵形或椭圆形, 14.5-23.3×9.1-14.6μm。

地理分布

中国分布:木蓝属Indigofera sp.:清原满族自治县(41456)。

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rucz.:辽宁沈阳(41455)。

刺槐Robinia pseude相思树属L.:辽宁沈阳(41446);甘肃天水(05523模式)、定西 39029,41447);宁夏银川(39028)。

世界分布:小行星3789

讨论

这个菌的附属丝分枝颇密,第一分枝一般较其他分枝长一些,有时作叉开状。它与 Microsphaera euphorbiae(Peck).Berk. \u0026 Curt.相近,但在附属丝较短且分枝较密和子囊较长等方面不同。它与Microsphaera umbilici Rom.很接近,但在附属丝更多和弯而旋转或有棱角地弯曲,以及孢子短得多等方面相区别。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