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紫斑病
大葱紫斑病是大葱的主要病害之一,同时也会影响其他葱科植物如洋葱、蒜、韭菜。
形态特征
大葱紫斑病由Alternaria porri (Ell)Ciferri属半知菌亚门的香葱链格孢引起。这种真菌的分生孢子梗直接生长于菌丝上,单生或5~10个束生,较少有分枝,上生1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棍棒状,多纵横隔孢。其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24~27℃。
病症表现
大葱紫斑病主要侵害叶片和花梗,偶尔也会危害鳞茎。发病初期,病斑较小且略微凹陷,随后逐渐扩大,形成椭圆形或梭形的褐色至紫色病斑。当环境潮湿时,病斑表面会出现黑色霉层,并伴有同心轮纹。病部容易断裂。在大葱和洋葱上,病斑呈现紫褐色;而在大蒜上,则表现为黄褐色,湿度较大时会覆盖黑褐色霉状物,呈现出轮纹状排列。严重感染的情况下,植株的叶子和花梗会枯萎死亡。如果切顶后的鳞茎和颈部被感染,会导致组织变为红色或黄色,最终变成暗褐色或黑色。即使在贮藏期间,疾病仍可能继续发展。
发病规律
大葱紫斑病的病原菌以菌丝体的形式存在于寄主体内、种苗上或土壤中的病残体中过冬。在气候条件适宜时,会产生分生孢子并通过空气流动、雨水传播。病菌通过寄主的伤口、气孔或表皮入侵。温暖湿润的环境有利于疾病的爆发,而管理粗放、排水不良、阴雨连绵、种植密度高以及植株长势虚弱都会加重病情的发生。
参考资料
警惕紫斑病的发生,确保大蒜、洋葱丰收.百家号.2024-10-28
大葱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方案.个人图书馆.2024-10-28
大葱、洋葱紫斑病.云上秭归.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