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司马晏

司马晏

司马晏(281年-311年),字平度,司马炎第二十三子,司马衷司马衷、司马炽司马炽的异母兄弟,司马邺司马邺的父亲。母李夫人,晋朝宗室,晋怀帝时期重臣。太康十年(289年),受封吴王。历任射声校尉、后军将军。永康元年(300年),因同母兄英布司马允讨伐赵王司马伦被杀事件牵连,贬为宾徒县王。后改封代王,不久复封吴王,升任上军大将军、侍中。永嘉年间(307年―312年),担任大将军、太尉,后因视力不佳、风疾等病无法上朝。永嘉五年(311年),汉赵军队攻入洛阳市,司马晏与众多宗室一同遇害,时年三十一岁。其子司马邺即位后,追谥敬王(一作孝王),追赠太保。

人物生平

封为吴王

康十年(289年)十一月,司马晏受封爵位为吴王,以丹阳、吴兴和吴三郡作为食邑。后历任射声校尉、后军将军。

讨伐赵王

永康元年(300年),司马晏与同母兄淮南忠壮王司马允共同攻打掌权的赵王司马伦。同年八月,司马允失败遇害后,司马伦派人逮捕司马晏交付廷尉处置,想趁机杀死他。侍中傅祗在朝廷上严正地为司马晏争辩,群臣同时劝谏,司马伦便贬司马晏为宾徒县王。后来封为赵代王嘉

恢复爵位

永宁元年(301年)六月,司马伦被杀后,司马晏的兄长司马衷司马衷下诏,恢复司马晏原来的吴王爵位,并任命他为上军大将军、开府,加任侍中。同年七月十一日,晋惠帝封司马晏的儿子司马国为汉王。

长沙王司马乂司马颖司马颖相互攻打时,司马乂以司马晏担任前锋都督,多次交战。

永兴元年(304年)七月初四日,司马晏与司徒王戎驺摇司马越、高密王司马简、右仆射荀藩等拥奉晋惠帝北伐成都王司马颖。

无才愚钝

永嘉年间(307年―312年),司马晏担任太尉、太将军。司马晏为人恭谨朴实,才能不及一般人,在司马炎诸子中最为愚钝。年少时因受风疾,视力不正,后来加重,不能朝见。

遇害身亡

永嘉五年(311年)六月,汉赵将领刘曜攻入洛阳市(今河南洛阳),司马炽司马炽在逃往长安途中被俘,司马晏与众多宗室、大臣一同遇害,时年三十一岁。司马晏的儿子司马邺司马邺即位后,给父亲司马晏上谥号为敬王,追赠为太保。

主要成就

司马允遇害后,司马晏继承并重新集结司马允集团的势力,整合吴地士人,为后来东晋借助司马允、司马晏兄弟的经营偏安江左打下了基础。

家族成员

父母

父亲:司马炎

母亲:李夫人。

兄弟姐妹

• 兄弟

毗陵县悼王司马轨

司马衷司马衷

秦献王司马柬

城阳怀王司马景

城阳殇王司马宪

楚隐王司马玮

东海冲王司马

始平哀王司马裕

淮南忠壮王司马允

新都怀王司马该

清河康王司马遐

长沙王司马乂

汝阴哀王司马谟

司马颖司马颖

渤海殇王司马恢

司马炽司马炽

代哀王司马演

• 姐妹

平阳公主

新丰公主

阳平公主

武安公主

万年公主

常山公主

繁昌公主

妻子

荀氏,荀勖之女。

儿子

长子:不知名,与司马晏同时遇害。

次子:司马祥,出嗣淮南王司马允

三子:司马邺,即晋帝。

四子:司马固(一作司马国),初封汉王,后改封济南王。

五子:司马衍,初封新都王,后改封济阴王,官至散骑常侍。

史书记载

《晋书·卷四·帝纪第四》

《晋书·卷五·帝纪第五》

《晋书·卷六十四·列传第三十四》

人物评价

房玄龄等《晋书》:“为人恭愿,才不及中人,于武帝诸子中最劣。又少有风疾,视瞻不端,后转增剧,不堪朝觐。”

参考资料

《晋书·卷四·帝纪第四》.www.guoxue123.com.2020-01-15

《晋书·卷六十四·列传第三十四》.www.guoxue123.com.2020-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