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熙岭乡

熙岭乡隶属于屏南县,位于屏南县南部,距县城35千米。辖熙岭、新、山墩、大、前塘、溪里、井兜、前梨洋、塘后、管洋、岭里、秀溪、三峰、四坪、龙潭里、墘头16个村委会。1961年设熙岭公社,1984年改乡。2005年,熙岭乡农业总产值4823万元,有工业企业98家,工业总产值4882万元。2017年,熙岭乡企业个数共51个,企业从业人数420人,其中工业企业7个,规模以上2个。熙岭乡常住人口有8119人。熙岭乡境内有303省道。

历史沿革

1961年设熙岭公社,1984年改乡。

行政区划

2005年,辖村委会16个、村民小组149个。

截至2019年,熙岭乡辖16个村委会:熙岭村委会、秀溪村委会、管洋村委会、岭里村委会、井兜村委会、大塅村民委员会、溪里村委会、前塘村委会、新圪村民委员会、山墩村委会、前梨洋村民委员会、塘后村委会、三峰村委会、四坪村委会、龙潭村委会、墘头村委会。

地理环境

熙岭乡位于屏南县县境东南偏南部,东接代溪镇,南邻古田县,西北角通屏城乡,西靠甘棠乡北连棠口乡,境内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海拔940米,最高峰龙冈山海拔1261米,区域面积103.18平方千米。

人口

1990年,熙岭乡全乡有2874户15183人,其中非农业398人。

2005年,熙岭乡有居民4027户、14878人。

2017年,熙岭乡常住人口有8119人。

经济

综述

2017年,熙岭乡企业个数共51个,企业从业人数420人,其中工业企业7个,规模以上2个。

第一产业

该乡农业结构,素以水稻、番薯等粮食种植业为主,林业和畜牧业次之。

1991年,熙岭乡农业总产值1070万元。翌年始,重点发展食用菌、水果、茶叶和反季节蔬菜等种植业。

2000年起,熙岭乡重点抓养殖业,并引导养殖户向农庄式规模经营发展,先后建立兰口商品猪养殖基地、虞人肉兔养殖山庄,并引资创办管洋养鳗场。

2005年,熙岭乡农业总产值4823万元,比1991年增长350%;农民人均纯收入3250元,比1991年增加2800元。

第二产业

1991年,熙岭乡工业产值295万元。

1993-1995年,熙岭乡相继创办冰菇厂、铸钢厂、竹木玩具厂等多家企业。

1997年始,熙岭乡先后创办龙潭酒厂、竹编厂、茶叶加工厂和玻纤厂等一批小企业,并兴建小型水电站3座。

2005年,熙岭乡全乡工业企业98家,工业产值4882万元,是1991年的16.5倍。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02年,熙岭乡修建熙岭中学学生宿舍楼、小学教学楼及围墙等建筑面积516平方米。

2005年,熙岭乡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6所。

医疗卫生

2005年,熙岭乡有乡卫生院1所、村卫生所16个。

文化事业

2005年,熙岭乡有乡文化站1个。

基础设施

1992-1996年,熙岭乡建成中学、卫生院、邮电所等公共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

1995-2000年,熙岭乡投资200万元,新建长1.1千米、宽6米环集镇大道并铺设混凝土路面。2000年,拆迁沿街简易农贸市场,清理违章搭盖210平方米。2001年,修建乡政府门前石阶和政府办公楼,面积515平方米。2005年,重新铺设中心街混凝土路面长600米、宽6米。至2005年底,熙岭乡全乡16个行政村均已开通公路、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网,并与县联网供电,其中11个行政村安装了自来水。

周边景点

鸳鸯溪

鸳鸯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屏南县县东北部,距县城30公里,处屏南、周宁县、政和三县交界。总面积78.8平方公里。是中国唯一的鸳鸯鸟保护区。

整个风景区成月牙形,共分为白水洋、宜洋、太堡楼、仙峰顶、鸳鸯湖五大景区,有一塔二泉两寺三湖四岛五涧六岭九桥十溪十三滩十八潭二十一洞二十二峰四十一石五十二岩百瀑,

惠风桥

又名黄宅桥、泮地桥,位于屏南县黛溪镇泮地村康里村的古道中。桥为东南—西北走向,清康熙由僧熙春、郑茂老倡建,民国三十年(1941年)重建,1998年6月重修。桥长32.2米,宽4.5米,单孔跨度23.5米,桥面至水面高度12米。桥块石砌筑,桥面以杉木王为梁,上铺厚木板。桥屋为11开间48柱,九穿斗式构架,双坡顶。桥中设神,祀观音。重建时木匠为陈昌排、张鹤昶;石匠为郑邦意;择日为郑瑞气。1998年重修时缘首为郑家蜂、郑保雄、郑家煌、郑昌招。桥两岸地势陡峭,河中急流险滩,把桥衬托得更加雄伟。

兔耳岭风景区

兔耳岭位于堂义村后山,与第一旗山山脉相连,山势以,石怪,松奇,陡而不险,高而不危。

矮小的芦苇,春夏皮绿衣,秋季白茫茫,形成独特的风景,五月开满杜鹃花,日出登山,抬头观看天空,有祥云出瑞,喜从天降,是神话般的美景;旅游登高最佳去处。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