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违决定是因明用语。因过之一。即立论者论证S是P,敌论者则论证S是P,与之相抗衡,立敌双方的论证各具三相,以致令人不定的过失。例如胜论派立论说:“声是非永恒的,因为是人所作,譬如瓶子。”而声论派则论证说:“声是永恒的,因为是耳朵所能闻的,譬如声性。”
正文
佛学术语,六不定之一。三十三过中属于因之过失也。立者先具三支立一宗之时,敌者对之亦立具三支正反立者之宗者,此时立敌两立,不能生决定之智,故立敌之因,皆名决定相违,为不定因之一,不定因者,谓使宗法不能决定之因,相违决定者,谓立敌之因各决定成立相违之宗也。立敌各决定而成相违之宗,故即为不定因也。因明入正理论曰:相违决定者,如立宗言声是无常,所作性故。譬如瓶等。有立声常,所闻性故,譬如声性。此二皆是犹缘因故,俱名不定。
举例
例如立者为胜论师,立声是无常(宗),所作性故(因),如瓶(喻);而敌者为声生论师,立声为常(宗),所闻性故(因),如声性(喻)。如此,互成相违之宗,而两者之主张唯能确立自宗,却不能破敌宗,两者之因相皆具足,皆能决定,然双方对于声之常或无常,各树其因,结局胜负不能解决,而常与无常二义相违,是为相违决定之过。又如父对子云如汝之不孝者乃非人(宗),不孝为畜生所为之故(因),如畜生(同喻),非如孝子(异喻),子则答以纵是不孝者亦为人(宗),人具有五体之故(因),‘如其余之人(同喻),非如畜生(异喻)。于此论式中,两者之因虽皆具足三相,然人与非人之宗相互违反而暧昧不定,故构成相违决定不定过。
参考资料
相违决定.知识贝壳.2024-10-31
相违决定.便民查询网.2024-10-31
相违决定不定过.佛学大词典.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