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江发源于福建省闽侯县青口镇联丰村相思岭,又称濑江、濑水等。
河流名称
名称由来
淘江发源于福建省闽侯县青口镇联丰村相思岭,汇义溪、榕溪、苦竹溪之水,流经大义古渡、三十六湾、洋下、濑江等地,东通峡江(乌龙江),西连南港,全长49公里。陶江上游系浅滩溪段,不能通航。大义至枕峰段长30公里,枯水期水深0.4米,常年趁潮可通航20吨级轮、驳船。淘江纵贯尚干七里(古时尚干七里涵括青口、祥谦等地)南北,支流遍布全境,是七里人的母亲河,淘江纳境内河浦,它为境内农田灌溉、交通航运,淡水养殖,工业用水、居民生活等发挥了巨大作用。
淘江,又称濑江、濑水等。
源头
淘江有三个源头,东源县发青龙山脉,形成梅溪,南源发于五峰山脉和南阳顶山脉,形成义溪,西源在过岗山脉和五虎山脉,形成富洋浦,三水汇合而成淘江。
36湾
过36湾,险江湾、富沙湾、垢后江湾、白水穴湾、三港湾、唐爷坞湾、洋下湾、江朋湾、杨道湾、施厝浦湾、凤港道湾、白鹭寻湾、庄头道湾、镜上湾、三元浦口湾、梁山湾、端金道湾、两脚寻湾、尾股寻湾、上虞湾、大厝坞湾、马坪道湾、下寻园湾、兰圃道湾、蔗岐浦湾、用武寻湾、信斋道湾、尚干码头湾、后厝道湾、虾荡港湾、提刀浦湾、中房浦湾、目屿港湾、南洲湾、洋后湾、枕峰道头湾。
物产
淘江受海潮影响,每天两次潮起潮落,似一条玉带在七里平原间飘舞,给河水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为鱼类带来丰富食物,河中盛产虾、蚬子、白刀鱼、半边鱼、鳗鲡目等,尤其是中国淡水蛏名闻遐迩。清林履端《尚干乡土志》载:“江之中多鱼虾,次则刘,产于洲渚草间。又次则独脚蛏者颇多。余若鳗蟹、田蛙、螺蛳之属率皆肥脆甘美,可为下酒之资。”。
交通
河面上架有尚干祥谦大桥、濑江大桥、凤港大桥等,为两岸群众生活供了便利,曾经往来的交通工具洋下渡、凤港渡等已退出历史舞台。
诗咏
两岸风景迷人,人文荟萃。
尚干诗人林《濑江帆影》诗曰:“三江六六湾,渔歌互答顽。鸢飞帆斗胜,云过水痕斑。长风来破浪,潮急涌波澜。求侣沙鸥友,忘忧相往返。”
明周元《濑江》诗云:“千章乔木珍螺渚,百顷澄光带越城。到邑潮通沧海色,环州山峙此江清。鉴湖自是同流赏,文采那应独擅名。渔浪细吹银绮合,鸥波才动翠绡横。盈盈杨柳科牵丝断,泛泛芙蓉夹镜生。解道元晖遗雅韵,却令太白县擅佳声。孤云淡影秋逾静,碎月摇光夕向明。销尽客愁何处望,翁楼上有余情。”
明王应山诗云:“问津知几许,曲曲三十六。扬帆任好风,棹歌山水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