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自雨亭

自雨亭是一种具有特色的乘凉亭子,其特点是引山泉从亭檐流下,形成一道水做的屏风。

历史沿革

自雨亭最早出现在唐代园林中,当时被称为水流从屋檐流出的亭子。唐代文献中有记载:“天宝中,御史大夫王鉷太平坊宅有自雨亭,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这表明了古代人们使用人工引水的方式获取清凉。此外,《封氏闻见记》中也提到了王鉷的自雨亭及其宝钿井栏。还有记录显示,唐代兴庆宫内也曾建造过类似的亭子,称为自雨亭,利用天然的雨水或泉水在亭子顶部蓄积,炎热天气时将水缓缓降下,达到降温效果。

代表作品

在《旧唐书》中,描述了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宫殿如何在夏季利用水循环系统实现降温。可能受到此启发,唐代出现了类似的设计,如王鉷的自雨亭。此类建筑的关键在于如何将水引至屋顶并使其落下,为此,唐人采用了多种方法。

西安展园

位于重庆市的西安展园体现了皇家园林的气势和唐代诗歌的风采。作为中国古代十三个王朝之一的古都,西安市尤其以唐朝最为著名。西安展园以唐风为主题,展现了唐朝皇家园林的恢弘大气和唐诗的优美意境。展园采用中轴对称的形式,主景点布置在轴线上,营造出庄严大气的氛围。园内有一座名为“水屋”的建筑,即“长安自雨亭”,其设计灵感来源于唐长安城特有的自雨亭。亭子将清水引入屋脊,水流顺着屋面流向檐下,形成了壮观的水帘景象。从远处看,宛如一座“水屋”。除了建筑风格上的诗意,西安展园还在景石上篆刻了唐诗,增加了文化的深度和美感。例如,在自雨亭内的石柱上悬挂着“雨来琴书涧,风听翰墨香”的字句,其他景石上也镌刻着著名的唐诗,使整个园区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参考资料

自雨亭.zgshige..2024-11-02

原来古人都是这么降温的,老祖宗们的脑洞可真大啊.m.163.2024-11-02

古人如何纳凉?衣服要薄、露、透.thepaper..2024-11-02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