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李成

李成,男,厦门大学教授,理学博士。

人物经历

1997年开始长期从事硅基新型光电子材料的外延生长和器件的研制,师从我国著名光电子学家王启明院士。

2004年4月加盟厦门大学物理系,目前主要从事UHV/CVD外延生长硅基SiGe、Ge量子结构材料及其电子和光电子器件的研制。在国内外杂志如Applied Physics Letters,IEEE photonic technology letters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四十多篇,其中被SCI收录二十篇,被引用80余次。

研究方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SOI基高速、窄谱带长波长Ge光电探测器的研究,(2007.1-2009.12)

福建省工业科技重点项目:SOI基垂直腔Ge光电探测器的研制,(2006.7-2009.7)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项目:1.3um SiGe/Si多量子阱光晶体管的研制,(2005.9-2008.7)

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项目SiGe异质结晶体管(HBT)及其集成化工艺技术研究(2004.7-2007.7)

主要贡献

利用UHV/CVD和MBE系统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SiGe/Si多量子阱长波长共振腔型光电探测器的研制,其结果被美国光电子杂志Laser Focus World和WDM Solution在新闻栏目中两次撰文跟踪报道,并被收入S. C. Jain教授所著“ Strained Layers and Heterostructures ” by Academy press (236-239页)2003年出版和L. Pavesi所著Optical interconnection: The Silicon Approach, by springer(134-135页)2006年出版专著中。发明了制作硅基高反射率SOR衬底的方法并获专利,将其应用于Si基共振腔光电探测器中,得到适于WDM通信用窄带光电响应谱。

2002年1月至2004年3月任日本国立筑波大学应用物理系文部科学教官助手,参加日本筑波学际领域联盟研究中心资助的项目:环境半导体硅化铁为有源区的硅基发光二极管及其集成化技术,研制出室温低电流密度下发光的硅基光源,达到国际最好水平。1995-1997年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从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分析,参与完成并行处理器芯片的设计(5万门规模)。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