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远门城墙遗址公园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七星岗,是2004年重庆市渝中区重点建设项目,由渝中区政府投资,于2004年4月1日开工,2005年2月建成开园。公园由广场、城墙、雕塑组成,其中雕塑记载了老城墙筑城、守城、攻城的历史故事,城墙上的箭垛,展现了通远门冷兵器时代的特色。通远门的前身为镇西门,基址为三国建兴四年(公元226年)蜀都护李严修筑的江州城墙和南宋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彭大雅为抗击蒙古铁骑修筑的石基构造墙。现存的城墙及城门遗址为明洪武年初,戴鼎在原有城墙的基础上修筑的石砌城墙。
历史沿革
通远门的前身为镇西门,最早可追溯到三国建兴四年(公元226年),蜀都护李严修筑的江州城墙。南宋末年,元军大举进攻巴蜀之地,四川省制置副使兼重庆市知府彭大雅率兵退守重庆,抢修重庆城,将城垣扩展到嘉陵江边,始有通远门(初名镇西门)。
明朝洪武年间,重庆卫指挥使戴鼎重新修筑重庆城,设九开八闭十七座城门,通远门是唯一只通陆路的开门。要从陆路攻打重庆,只有从西面来。为保卫重庆城的安全,古人在西面进城的大道上筑有三关,依次为龙洞关、二郎关和佛图关。基于通远门重要的战略地位,通远门城门建在了山顶上,为全城最高处,地势险要;城外为夹谷姓,能够保证守城方居高临下的态势;城墙厚实,能够抵御火炮的攻击;瓮城城门向北,但攻城者只能从西面沿着城墙与山梁之间的狭小谷地进来,易守难攻。因此,通远门城门上写有“克壮千秋”四字。当时,出通远门沿城垣边的斜坡路兴隆街直上,经纯阳洞、神仙洞,过盐锅骑石、茶亭、下三架坡,穿飞来寺等地,出浮图关,一条石板路可直上省城成都市。这条通古驿道起点处的关隘,戴鼎给它命名叫通远门。
明末时期,张献忠由湖北入川,一直打到重庆城下游的铜锣峡外,遇到了明军阻击。当年的铜锣峡只有北岸一条小路可通,张献忠攻了两天未果,留下大队人马在佯攻,自己带了三千精骑,过河到大兴场,沿现在的通江大道奔袭江津区,然后顺江而下,趁明军不备打下佛图关,兵逼通远门。通过挖地道,用棺材装炸药,以发射药轰城,三天内即攻下重庆城。
遗址现状
1986年,重庆市正式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0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通远门城墙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7月,通远门作为山城重要的古城墙遗址,渝中区政府正式立项确定修建通远门古城墙遗址公园。2004年4月,由重庆市渝中区政府投资,通远门城墙遗址公园正式开工,并于次年2月建成开园。通远门城墙遗址公园由广场、城墙、雕塑组成。雕塑叙述了老城墙筑城、守城、攻城的历史故事,辅以《炒米糖开水》和《滑竿》两组民俗雕塑,市井味浓郁,而城墙上的箭垛恢复之后,更展现了通远门古代兵器时代的特色。
2013年3月5日,重庆古城墙——通远门段城门及城墙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3年7月,重庆主城都市区出现了短时强降雨,受暴雨影响,通远门城墙受暴雨冲刷导致部分垮塌。险情发生后,渝中区相关领导和区级有关部门负责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对险情进行处置。
文化活动
2020年11月,为讲好重庆市人文故事,传承重庆老城记忆,丰富居民群众文化生活,在重庆市文化旅游委的支持下,重庆市渝中区启动了“好座重庆城·城墙故事会”活动。
11月27日,首场活动由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重庆市曲艺团著名青年评书艺术家袁国虎领衔团队主讲,沈铁梅、张徐等重庆及成都市本土戏曲曲艺名家同台献艺,带来了《酒壮英雄胆》《巴蜀杂谈》《庞统审案》等节目。艺术家们不仅通过评书为观众带来有关重庆城老故事,还穿插金钱板、谐剧、荷叶、清音、扬琴等重庆市地方戏曲、曲艺表演。
参考资料
重庆影像:通远门.今日头条.2024-09-25
通远门城墙——重庆唯一一段保存较为完整的城墙遗址.上游新闻.2023-07-21
通远门段城门及城墙.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2023-07-21
重庆通远门.重庆地方志-今日头条.2023-07-21
重庆通远门:寻巴渝文脉 品老城记忆.上游新闻.2023-07-21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1009号提案的复函.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2023-07-21
关于促进重庆“九开八闭”古遗迹文商旅融合发展的建议.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2023-07-21
重庆通远门城墙受暴雨影响出现滑坡!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方都市报-今日头条.2023-07-21
走,每周六下午去渝中通远门听重庆老故事.重庆发布-今日头条.202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