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矿泉街道

矿泉街道

矿泉街道位于越秀区西北部,东经113°5′,北纬23°11′,毗邻广州火车站、省汽车站,东起三元里大道,与白云区相邻;南到站西路,与流花街道荔湾区相交;西至同德涌、广茂铁路,与白云区、荔湾区相连;北至北站路,与白云区相接,面积2.8 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明清时,属南海区恩洲堡。

民国十九年(1930年)后,隶属广州市

新中国成立之初,成立瑶台乡。

1956年,成立瑶台高级农业社。

1958年,改为瑶台农业生产大队。

1968年,改名为星光大队。

1981年,成立矿泉街道,先后属广州市郊区、白云区。

2005年,划入越秀区

行政区划

街辖内有机务段、机山巷、机新、站西、王圣堂、兴隆、瑶台、中国铁通、瑶池、瑶华、松岗、沙涌南、华泉、北站14个社区居委会,基本单位超过450个。

自然地理

矿泉街道有沙涌小溪流经境内,流经总长度0.4千米。

人口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矿泉街道常住人口有90036人。

截至2011年末,矿泉街道户籍人口有33987人,其中男性18192人、女性15795人;流动人口有68937人;常住人口以汉族为主,有壮、回、瑶、满、维吾尔族、苗、布依族朝鲜、、蒙古等27个少数民族,共1139人。2011年,矿泉街道人口出生率8.58‰,人口死亡率5.86‰,人口自然增长率2.72‰。

根据越秀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矿泉街道常住人口77495人,占越秀区常住总人口的7.46%。

经济

2011年,矿泉街道市场成交额99.51亿元,比2010年增长-16.20%;商品销售收入307.38亿元,比2010年增长17.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7.22亿元,比2010年增长11.00%;服务业总产出22.63亿元,比2010年增长24.02%。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矿泉街道境内有广东省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广铁公安学校、广北机械学校等大专院校;有矿泉中学广州市铁二中学2所,在校学生1567人,专任教师106人;有瑶台小学沙涌南小学广州市养正小学、广铁四小4所,在校学生2590人,专任教师142人。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矿泉街道有文化站1个,是省一级有文化站;有14个社区文化室、5个文化广场;建有社区书屋2个,个体书报摊亭17个;成立有业余文体团队10个。2011年,矿泉街道举办演出、展览、培训活动10场。截至2011年末,矿泉街道有足球场1个、篮球场1个、羽毛球场2个、乒乓球室1个、游泳池5个、健身体育路径14条,体育活动场地1万平方米;有业余体育团队10个,社区体育指导员60人,定期举办各种体育活动。

医疗卫生

矿泉街道有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三级甲等医院)、白云区妇幼保健院等医疗卫生机构。

社会保障

2011年,矿泉街道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2户,人数258人,支出104.7万元,比2010年增长0.2%;参加城镇人口基本医疗保险155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6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0万元,比2010年增长0.5%;有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2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0.124亿元;有残疾人430人,办理残疾人专项救助383人次,发放救助金15.7194万元,办理残疾人乘坐市内交通优惠卡84个。2011年,矿泉街道登记失业人数2103人;新增就业人员1369人,有1047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交通

矿泉街道主要交通干线有三元里大道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