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政府管理改革的新视界:当代公共管理与宪政关系研究

公共管理与宪政的相关性 公共管理与宪政的差异性 的公共管理

图书信息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月1日)

丛书名: 东吴公共管理研究丛书

平装: 225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00476566

条形码: 9787500476566

尺寸: 23.6 x 16.6 x 1.4 cm

重量: 381 g

作者简介

余敏江(1977—),江西九江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苏州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参与国家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以及其他项目9项,合著著作5部,参编教材4部,在《中国行政管理》、《江苏社会科学》、《南京社会科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有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新思路》转载或被《新华文摘》摘目。主要研究方向是政府管理理论与实践及政治哲学。

内容简介

《政府管理改革的新视界:当代公共管理与宪政关系研究》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成果。作者深入分析了公共管理与宪政的关系在制度层面变迁的历史,对两者在体制、权力结构、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方面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和变革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建构“宪政主义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理念、体制安排及其运行样态,为政府管理改革提供了最新的理论视点。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 选题的背景

二 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 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的思路

二 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

一 研究的内容

二 主要创新

第二章 当代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概念

第一节 公共管理的几种理论范式

一 传统公共行政范式及其局限

二 新公共行政范式的兴起及其影响

三 新公共管理范式及其局限

第二节 当代公共管理兴起的理论与社会实践背景

一 当代公共管理兴起的理论背景

二 当代公共管理兴起的社会实践背景

第三节 当代公共管理的内涵、本质和根本性问题

一 当代公共管理的内涵与本质

二 当代公共管理的根本性问题

第三章 宪政基本理论评析

第一节 宪政的内涵界定

第二节 宪政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一 宪法与宪政

二 宪政与民主

三 宪政与限政

第三节 宪政的理论基础

一 基督教精神与宪政

二 自然法理论与宪政

三 契约论与宪政

第四章 公共管理与宪政关系溯源

第一节 从“无宪法即无行政”到“行政游离于法”

第二节 行政国家的出现与宪政模式的变迁

第三节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与宪政基础论的重构

第五章 公共管理与宪政的逻辑关联

第一节 公共管理与宪政的共同性

一 公共管理价值与宪政价值相契合

二 公共管理与宪政对公共生活调整的范围有重合

三 公共管理与宪政的实践功能相类同

第二节 公共管理与宪政的相关性

一 宪政文明的发展程度规定了公共管理范式演变的可能范畴

二 宪政从原则上规定了公共部门公共权力的性质和规模

三 公共部门行使公共权力的目的是实现宪法中的公共权力意志

四 公共管理必须在宪政平台上运作时才能具有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第三节 公共管理与宪政的差异性

一 公共管理与宪政在原则上的差异性

二 公共管理与宪政在制度上的差异性

第六章 公共管理与宪政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良好的公共管理对宪政的积极影响

一 良好的公共管理能明确反映和实践宪政的原则和规范

二 良好的公共管理能维系和稳固宪政秩序

三 良好的公共管理能推动宪政的发展

第二节 不良的公共管理对宪政的消极影响

一 公共管理“公共性”不足对宪政的消极影响

二 公共管理“管理性”不足对宪政的消极影响

第三节 宪政对公共管理的积极回应

一 宪政能防止和制约公共管理中公共权力的滥用

二 宪政解决了公共决策机制如何健全的问题

三 宪政为公共管理划定了最适合的作用范围

四 宪政能最终促进当代公共管理的良性发展

第四节 宪政对公共管理的消极回应

一 宪政对公共管理的宪政诉求不能及时回应

二 宪政对公共管理偏离宪政的倾向不能有效约束

第七章 公共管理与宪政的良性互动:宪政主义公共管理探究

第一节 构建宪政主义公共管理的必要与可能

一 支撑宪政主义公共管理范式的理论基础

二 宪政主义公共管理产生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第二节 宪政主义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

一 代表公民权精神

二 公正与社会平等

三 法治

四 效率

第三节 宪政主义公共管理的体制安排

一 多中心的治理结构

二 交叠管辖的管理权限

三 程序性正当的规则体系

第四节 宪政主义公共管理的运行样态——仅以政府运行为论域

一 被动主义的行政立法

二 民主主义的行政决策

三 规则主义的行政执行

四 人本主义的行政沟通

第八章 当代中国的宪政建设与公共管理创新的再思考

第一节 推进中国宪政建设:基本理念与路径选择

一 中国宪政建设的基本理念

二 中国宪政建设的路径选择

第二节 走向宪政: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公共管理发展的实践

一 确定治道变革的总方向

二 转变政府职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三 积极变革政府治理方式

四 不断完善政府管理制度

第三节 坚守宪政之规制与导引:中国公共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

一 公共选择视角的考察

二 制度供给视角的考察

三 公正观念视角的考察

第四节 宪政规制与导引的中国公共管理之具体形态

一 是政府真正履行代理人职责执行公众意志的公共管理

二 是政府和公民平等协商与合作的公共管理

三 是公共权力既受到制约、又受到保障的公共管理

四 是既能实现充分的民主参与、又能高效率和高效能运行

的公共管理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