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长白山满族文化博物馆

长白山满族文化博物馆是全国首家以长白山满族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是省级重点文化基础设施项目。该项目建设历时两年,占地面积1.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818平方米,内设11个展区,分为中华名岳长白山、长白山满族神山崇拜、长白山满族历史源流、长白山满族生产习俗、长白山满族生活习俗、长白山满族文化艺术等6个主题展区,以及与长白山满族文化密切相关的松花石与松花砚、长白山特种物产标本、长白山人参、白山市精品、长白山美术等5个专题展区。博物馆文史资料翔实、文物藏品丰富,整体建筑风格充分体现出满族粗犷、豪放的民族风情,真实再现了长白山先民的聪明才智和灿烂悠久的满族文化,展示了长白山雄浑、博大的文化底蕴。

发展历史

它的建成标志着长白山文化研究步入新阶段,将对长白山文化定位、长白 山旅游及城市文化功能完善起到重要作用。该馆占地面积11777平方米,建筑面积5818平方米,建设总投资3630万元。2006年7月8日破土动工,当年实现主体封闭,2007年7月实施展陈工程,至2008年10月完成建设并进入到试运行阶段,项目建设历时2年。

文化背景

自古以来,满族及其先民世代生息繁衍于白山市黑水之间,与长白山结下不解之缘,视长白山为发祥重地,将民族根脉系于白山,将盛世启运肇于白山,奉长白山为神,倍加尊崇,与祭祖融为一体,岁时奉祀。“白山发祥远,黑水溯源长”。长白山是满族的故乡,是满族文化的摇篮。满族在勃兴沉浮的历史长河中,与其他各民族一道,在搏击中共存,在奋争中融合,共同谱写东方乔岳的壮丽诗篇,共同融入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

建筑布局

本馆展陈内容分为中华名岳长白山、长白山满族神山崇拜、长白山满族历史源流、长白山满族生产习俗、长白山满族生活习俗、长白山满族文化艺术等六个部分,以及与长白山满族文化密切相关的松花石与松花砚、长白山特种物产标本、吉林长白山人参、白山精品、长白山美术等专题展区。从纵横两条 线展开,既展示满族3000多年的历史跨度,又展示满族生产生活习俗。既考虑展线的完整性,又突出满族在长白山的地域特色。既立足白山市挖掘白山地区的文献资料,又放眼整个长白山地区。文史资料详实、文物藏品丰富。通过形式多样的展陈方式描绘出满族先民用智慧和汗水创造的灿烂的文化。

作用价值

长白山满族文化博物馆必将成为一座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文物藏品

截目2019年,长白山满族文化博物馆藏品数量为(10,132件套),珍贵文物为(27件套)。

参观信息

地址:浑江大街152号

所获荣誉

2020年12月21日,经中国国家博物馆协定级评估,入选第四批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

参考资料

关于公布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的通知.国家文物局.2020-09-06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