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夏家隅村

夏家隅村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先贤展禽、即“和圣”柳下惠故里。因其食邑柳下,死后以谥号“惠”,故后人称其为柳下惠。夏家隅村原有柳下祠堂,柳下学堂,于“文革”时期被毁。

正文

简介

夏家隅村位于新泰市宫里镇驻地西4.2公里,新泰城西30公里。北依柴汶河省道蒙馆公路、磁莱铁路从村中穿过。人口1783人,以夏姓居多。

由来

春秋时建村,原名柳里村,现习称西柳,1960年划分为4个行政村。夏家隅村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先贤展禽、即“和圣”柳下惠故里。

人物

柳下惠(约前693~前609年)是历史上一代圣人,以通晓礼仪著称。姓展,名获,字禽,另字季,春秋时鲁国大夫无骇之后。柳下惠生活年代早于孔子百年。因其食邑柳下,死后以谥号“惠”,故后人称其为柳下惠。

柳下惠为鲁国士师,以礼治邦,以信修身,秉公执法,对君王忠贞不二,遭三黜不离故国,直言以谏权贵,片言以退齐兵,道德风范为世人敬仰。孔子誉其言中伦,行中虑。孟子赞其为“圣中之和者”,被后世奉为“和圣”。夏家隅村原有柳下祠堂,柳下学堂,于“文革”时期被毁。

遗址

柳下惠墓位于柴汶河北岸,有桥与村相通,至今保存完整。和圣墓的最早记载见于《战国策?齐策》,说柳下惠墓在柳里。明嘉靖《泰山志》记载:“柳下惠墓在州治东南一百里,至今村人尚多展姓者,村名曰柳里村。”清嘉庆《泰安州志》记载:柳下即(泰安)治东南柳里村,有墓在焉,其高如陵,距墓六里为汶河南西柳庄,有和圣祠,碑曰:和圣故里。一曰:柳下学堂。清代光绪二十九年,泰安市知县毛重修此墓,立有墓碑高3米,上刻“和圣墓”3字。并植杨柳科千株,使柳下“碧玉千树,青丝万”的古风重现。墓正面及左右原有石碑多处,1968年农田水利建设时被毁。1994年8月毛瀓曾孙、时任台湾中华统一联盟副主席的毛铸伦先生来到新泰市,捐款修复和圣墓。

夏家隅还是春秋末期著名斯巴达克起义领袖柳下拓(展雄)的出生地。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