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图书馆有三处馆舍(云塘馆、A馆和B馆),总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阅览座位近7千个,馆藏文献312.8多万册,订购中外文报刊3千多种。
服务理念
2007年8月,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新校区图书馆正式开放。新建的云塘校区图书馆,是一座现代化、智能化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图书馆现代化、网络化、数字化管理和服务的中心。
立足建设与发展,在学校的领导下,图书馆按“总体规划、起点先进、设计完整、功能完备、分步实施”的原则,按三馆舍“统一管理、高效运行、优质服务、和谐发展”的建设思路,依托校园网,努力建设和完善现代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在统一的网络和管理平台下,图书馆的采访、验收、分编加工、典藏、流通、阅览等常规业务全部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馆藏特色
为满足学校教学和科研工需要,长沙理工大学图书馆在大力加强纸本文献资源建设的基础上,还着力进行数字资源建设,积极拓展数字信息服务能力。2003年以来,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数字资源保障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形成了覆盖学校所有学科范围,以中外全文期刊数据库为重点,包括电子图书、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标准、报纸、法规、资讯、专题、多媒体等系列全文型、题录型数字资源在内,本地镜像和网上包库相结合的校内数字文献资源保障系统。同时,图书馆还注重参与国内、省内的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建设,多方位满足学校教学和科研的文献信息需求。足不出户,随时通过校园网检索、获取所需文献信息资源,这已不再是长沙理工大学师生的梦想。长沙理工大学图书馆是为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文献信息中心,其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图书馆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
机构设置
图书馆共设置10个部室,即综合办公室、文献采编部、信息服务部、系统管理部、阅读辅导部、云塘流通部、云塘阅览部、A馆服务部、B馆服务部、科技查新中心。
图书馆有职工121人(含返聘职工),其中,云塘馆92人,A馆15人,B馆14人。职称构成方面,图书馆有正高2人,副高21人,中级46人,初级21。学历构成方面,图书馆有博士1人,硕士10人,本科55人,专科3人。全馆共设10个业务和行政部门,即党政办公室、文献采编部、信息服务部、科技查新中心、系统管理部、阅读辅导部、云塘流通部、云塘阅览部、A馆服务部、B馆服务部。图书馆党总支部有中国共产党党员51名,下设四个党支部。
馆藏分类
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长沙理工大学和长沙理工大学合并,组建成立长沙理工大学。同年8月,学校完成图书馆合并,长沙理工大学图书馆成立。2007年8月,新校区(云塘校区)图书馆正式投入使用,至此奠定了云塘校区图书馆、金盆岭校区图书馆(A馆、B馆)和各院部资料室共为一体的长沙理工大学图书馆服务格局,并延续至今。图书馆总建筑面积6.06万m2(其中,云塘校区图书馆36433 m2,金盆岭校区图书馆A馆11207 m2、B馆11265 m2,院部资料室1657 m2),生均馆舍面积2.37m2;阅览座位6847个,生均0.27个。截止2014年12月31日,图书馆拥有纸本(印本)馆藏312.8万册,电子图书76.6万册,中外文数据库58个,自建数据库3个。2014年度,图书馆订购报刊2013种、2333份,其中,中文期刊1815种、2058份,外文期刊136种、136份,报纸62种、139份。长沙理工大学图书馆所采用的图书分类体系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四版)》,所有图书共分22大类,每一个大类分别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A、B、C、D、E、F、G、H、J、K等十个大类的图书,在A馆、B馆,放在“社会科学书库”,简称“社科书库”;在云塘馆,则分别放在中文社科图书一库至中文社科图书四库。
I大类图书,在A馆、B馆,放在“文学图书书库”,简称“文学书库”;在云塘馆,则和K大类图书一起,放在中文社科图书四库。
N、O、P、Q、R、S、T、U、V、X、Z等十一个大类的图书,在A馆、B馆,放在“自然科学书库”,简称“自科书库”;在云塘馆,则分别放在中文自科图书一库至中文自科图书四库。
二十二个大类中最常用的图书,分别放在A馆、B馆的“常用图书借还处”。不过,此设置将逐步取消。
二十二个大类中不常用的图书、借阅量小的图书、比较陈旧的图书,在A馆、B馆,放在“综合图书借还处”;在云塘馆,则放在储备书库。
开放时间
参考资料
2019年新生入馆指南.长沙理工大学.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