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郯王

郯王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王爵称号,历史上有多位人物被授予此爵位。其中较为知名的人物包括唐朝时期的郯王李琮

唐朝郯王

李恽

李恽(生卒年不详),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七个儿子,唐高宗李治的异母哥哥,母亲是王氏。他在贞观五年(631年)被封为郯王,后来担任过多个地方的刺史职务。由于在任职期间制造了大量的器具和装饰品,导致运输负担沉重,遭到弹劾。尽管如此,唐太宗还是宽恕了他的行为。李恽在674年因被诬告谋反而自杀,唐高宗得知真相后,对他进行了追赠并陪葬于昭陵。

李琮

李琮(生卒年不详),原名李嗣直,是唐玄宗李隆基的长子,母亲是刘华妃。他在景云元年被封为许昌郡王,后晋升为郯王。在开元年间,他还担任过多个重要职位,如太子太师和司徒等。天宝年间,他又兼任了太原牧。李琮在752年去世,被追谥为靖德太子,后又被追尊为奉天皇帝。

李经

李经(生卒年不详),原名李涣,是唐顺宗李诵的第二个儿子,母亲是张昭训。他在贞元四年被封为建康郡王,后晋升为郯王。他在太和八年去世。

五代郯王

石重裔

石重裔(生卒年不详),是石敬瑭的儿子,曾经因为躲避父亲的叛乱而躲藏起来。后来被捕杀,石敬瑭登基后追封他为郯王,并多次提升他的官职。

石重允

石重允(生卒年不详),原名石重胤,是石敬瑭的养子,也被封为郯王。

郭侗

郭侗(生卒年不详),原名青哥,是郭威郭威的儿子。他在郭威造反时被杀,后被追封为郯王。

宋朝郯王

赵宗惠(生卒年不详),是宋朝宗室成员,曾被封为魏国公,后因降级而成为平阳郡王。他最终被追赠为郯王。

元朝郯王

孛儿只斤·彻彻秃

孛儿只斤·彻彻秃(生卒年不详),是元朝卫王完泽的儿子,也是孛儿只斤·蒙哥蒙哥的曾孙。他在至顺二年(1331年)被封为郯王,封地位于今天的山东省。他曾负责北方边境的军事事务,并在元顺帝时期受到尊敬。然而,他在1339年被错误指控谋反,最终被处决。1340年,他被平反,封爵和封邑得以恢复。

彻彻秃后裔

彻彻秃的后人在元朝末年的历史记录中较少提及。据《明史》记载,洪武三年(1370年),徐达在沈儿峪之战中俘获了郯王等人。

参考资料

郯王.國學迷 .2024-11-26

郯王.國學迷 .2024-11-26

唐玄宗李隆基第一子 .个人图书馆.2024-11-26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