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福塔,耸立于石城县东城区琴江河畔。始建于1102年(宋徽宗宁元年),落成于1110年(大观四年)。塔身砖木结构,七级六面,呈竹节钢鞭形。
简介
“宝福塔”,寓意着宝贵、福喜之意,位于石城县东南的宝福院后,紧邻琴江河,塔影江心是古代琴江八景之一。该塔高59.79公尺,底层对角直径12米,属江南楼阁式佛塔,充分展现大宋的建筑风格,是客家先民将中原文化与闽粤特色融合的结晶。宝塔自上而下微收,高而不危,每级有六扇门,三开三闭,塔墙北较直而南斜,重心自然向北移成15度,檐角悬挂铜铃,整座塔结构独特、工艺精巧、气势雄壮。塔身历经千年沧桑,仍挺立耸霄,纹丝不动,是我国仅存不多的北宋古塔之一。
该塔在历史上曾遭三次兵,进行过两次维修。
文化传统
宝福塔高59.79公尺,底层对角直径12米,属江南楼阁式佛塔。该塔结构独特、工艺精巧、气势雄壮。充分展现大宋的建筑风格,是客家先民将中原文化与闽粤特色融合的结晶。后在战乱年代,楼槛被毁,容颜尽失。而塔身历经千年沧桑,仍挺立耸霄,纹丝不动,是我国仅存不多的北宋古塔之一。县志载:“宋大观四年,僧应可募建。塔中叠级层楼,外绕栏槛,后经寇毁,楼槛一空。”
为使这一民族瑰宝,重现往日风采,1991年重修此塔。现塔身、楼槛修缮一新,风姿绰约、华丽壮观,再现唐宋遗风。1957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将该塔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作为全国名胜古迹,载入了《中国名胜词典》,是不可多得的旅游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