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汉语词语,意思是在某一明指或隐含的定向点以北的地区或国家;泛指一地、一国的北方地区。
引证解释
1、泛指一国一地的北方地区。
孙岱毅《自然的美,美的自然》:“黄师寨位于林场北部,因山极象一头威猛的雄狮而得名。”
例如:我国北部;河北省北部。
2、谓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
《后汉书·南匈奴传》:“北部薁鞬骨都侯与右骨都侯率三万餘人来归南单于,南单于復遣使诣闕,奉藩称臣。”
唐·李贺《申胡子歌》序:“申胡子,朔客之苍头也。朔客李氏亦世家子,得祀江夏王庙,当年践履失序,遂奉官北部。”
王琦·注:“北部,谓北匈奴所居之地,其名始见于汉时。”
3、后因以借指令尉。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太祖﹞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市北部尉。”
《南史·齐纪上》:“少府萧惠开雅有知人鉴,谓人曰:‘昔魏武为洛阳北部时,人服其英,今看萧建康,但当过之耳。’”
唐·杜甫《哭王彭州抡》诗:“北部初高选,东早见招。”
参考资料
北部的意思-汉语词典-千篇国学.千篇国学.202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