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蒙文版)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蒙古文)版创刊于1979年,在全国高校中属于最早创办的少数民族文字版学术期刊。曾荣获“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 学报奖”、“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华北地区优秀期刊奖”、“内蒙古自治区期刊奖”、“内蒙古优秀科技期刊奖”、“全国民族地区民族文字版优秀期刊(学报)奖”等。

期刊信息

中文刊名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蒙文版)

外文刊名 journal of inner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mongolia edition)

期刊类别 科普

发行范围 国内国际发行

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文种 蒙古语

国内刊号CN 15-1048/n

国际刊号ISSN 1007-1105

主编姓名 福山

页码 64 开本 16开

定价3(元)

刊期 季刊

现刊创刊日期 1979-9-1

期刊简介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蒙古文)版创刊于1979年,在全国高校中属于最早创办的少数民族文字版

学术期刊。曾荣获“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  学报奖”、“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华北地区优秀期刊奖”、“内蒙古自治区期刊奖”、“内蒙古优秀科技期刊奖”、“全国民族地区民族文字版优秀期刊(学报)奖”等。

职能定位    促进区内外及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培养和发现少数民族高层次优秀科技人才,为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服务。

学报特色

(1)以刊发基础学科专业领域内的创新性成果、蒙古文字信息处理技术与应用、民族植物学研究、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区域经济地理研究以及稀土材料开发应用研究等特色学科专业科研论文为主。

(2)刊发有关蒙古语授课理科学科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建设以及蒙古文科技名词术语的拟定等富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学术论文。

主要成绩

(1)人才培养。近年来,注重扩大读者队伍的同时,大力扶持年轻作者,为本地区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教学、科研骨干人才。

(2)学术交流。自2003年以来,本刊与蒙古国国立师范大学、蒙古国国立大学、蒙古国科学院等教学、科研机构建立起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现已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交流学术期刊

办刊经验  作为地方性师范院校主办的民族文字版科技期刊,只有结合本校的办学特点,全面体现刊物的学术特色,充分发挥学术园地的育人作用和学术平台的展示交流作用,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努力方向  坚持因地制宜办刊,不断提高改革创新意识,积极探索个性化发展途径,力争创办特色鲜明的蒙古文版名优科技期刊。

获奖情况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蒙、汉文)版编辑部于2008年10月被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评选为“2008年高校科技期刊先进集体”。全国共评选出121家先进集体,我区仅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获此殊荣。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蒙古文)版于2008年10月被教育部科技司评选为“第2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在本届评比中全国高校共评选出53家特色科技期刊,我区有2家期刊获此殊荣。

2008年12月,由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学报研究会组织进行的“首届内蒙古高校精品·优秀·特色学报”评比活动中,《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汉文)版和自然科学(汉文)版被评为精品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蒙古文)版学报和自然科学(蒙古文)版学报被评为优秀学报;《语文学刊》被评为特色学报。

2008年11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刘成法老师荣获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授予的“全国高校社科学报事业突出贡献奖”。

2008年12月,学术期刊社贺·宝音巴图教授、岳玉禄教授、董祥林编审、福山编审、张九玲编审、刘成法编审、乌力吉布仁编审、石俊梅副编审被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学报研究会授予“首届内蒙古高校学报事业突出贡献”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