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碑原为圆明园“坐石临流”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位于中山公园内的“景自天成”亭。该碑建于1779年,当时作为兰亭八柱帖的一部分,每个石柱都刻有一种版本的《兰亭集序》。
历史沿革
兰亭碑最初是圆明园“坐石临流”亭的一部分,该亭在1779年由弘历改建,改为八方重檐,并将亭中的石柱改为石柱,每柱刻一种版本的《兰亭集序》。1910年,兰亭碑及其所在的石柱被移至颐和园,后来又被安置在耶律楚材祠中。1915年,江朝宗向溥仪内务府提出申请,希望将兰亭碑及相关石柱用于社稷坛公园建设。随后,兰亭碑及石柱分别在1917年之前和1941年后被运至中山公园。1971年,利用原有的石柱在中山公园唐花坞西侧重建了一座重檐八角亭,命名为“景自天成”,并将兰亭碑放置其中。
碑刻内容
兰亭碑是一块石屏,由屏身和屏座两部分构成,高度约为六尺,宽度五尺,厚度一尺。须弥座的高度大约为一尺半。碑面雕刻有王羲之等人的《兰亭修禊》图,背面则刻有乾隆皇帝的四首诗作。目前,兰亭碑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可见。然而,其他八根石柱上的兰亭帖由于风化,只有半数仍然可以辨认阅读。
兰亭八柱
兰亭八柱是指圆明园“坐石临流”亭中的八根石柱,每柱均刻有不同的《兰亭集序》版本。这八个版本包括虞世南临本、褚遂良临本、冯承素摹本、唐柳公权书兰亭诗、清内府勾填戏鸿堂刻的柳公权兰亭诗、清于敏中补戏鸿堂刻柳公权兰亭诗缺笔、明董其昌临柳公权等兰亭诗以及清御临董其昌临柳公权书兰亭诗。这些石柱上的刻文均为历代书法家对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摹写或临摹作品。
参考资料
兰亭八柱亭.兰亭八柱亭.2024-11-13
圆明园流散文物│坐石临流“兰亭八柱”及“兰亭”碑.搜狐网.2024-11-13
北京皇家园林—中山公园《兰亭八柱亭》.新浪博客.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