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宝霆(1930年1月4日一2015年1月4日)
1930年1月4日(阴历一九二九年腊月初五),常宝霆出生于北京皮库胡同常氏相声世家早期的住宅里。
父亲常连安是“常氏相声”的创始人,是在中国史上第一个将相声作为专场带进剧场并创建曲艺周刊“长春社”的开拓者。1937年常连安创办的相声剧场“启明茶社”至今被称为相声界的“黄埔军校”。
2015年1月4日,常宝霆在天津市病世,享年85岁。
人物生平
常宝霆是中国第一位国家级相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曲艺牡丹奖特别贡献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津贴殊荣的艺术家;是新中国曲艺事业的重要的奠基者之一。常宝霆深得“常氏相声”嫡传,亦是常氏提倡“文明相声”和相声艺术化的实施和推动者,更是在相声艺术中最具“说学逗唱”样样俱全的翘首。尤其擅长在传统相声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编,善于深入生活创作反映社会新气象的新相声作品,使之更适应各个时期和时代审美的要求,是深受观众喜爱长年出入在百姓田地、工厂、矿山、军营一线慰问演出和体验生活的人民艺术家,是20世纪对相声事业的持续和开创做出贡献的一代宗师。
代表作:《杂学唱》《卖布头》《大审案》《汾河湾》《珍珠衫》《武坠子》《听广播》《诸葛亮遇险》《道德法庭》《不同风格》《学方言》《挖宝》《一支新花》《水车问题》……等作品,均为脍炙人口的相声经典之作。
曲剧男主角代表作:《新事新办》、《中秋之夜》、《家庭问题》、《柳树井》,《葡萄烂了》、《儿女亲事》、《姐妹俩》、《夫妻关系》、《母女俩》、《挑对象》、《家务事》、《技术员来了》。
人生经历
1938年常宝霆初次登台。
1938年至1949年在启明茶社及受邀在京津各个剧场演出。掌握相声上百段。
1942年拜师郭荣起。
1944年与白全福结为搭档。
1950年1月19日,北京相声改进小组成立,常宝霆任副组长。
1951年4月23日常宝霆的长兄常宝堃(小蘑菇)赴朝鲜参加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演出中遇袭光荣牺牲。被中国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人民艺术家”。常派相声失去顶梁柱,常宝霆代长兄帮父亲扛起“常氏相声”大旗。
1951年初受天津市政府邀请随父亲常连安从北京到天津创办全国第一个国有艺术团,天津市曲艺工作团。
1951年10月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获奖
1952年8月常宝霆携全家正式从北京移居天津。
1956年2月4月,常宝霆随团参加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演出。
1958年,常宝霆随团赴福建省前线慰问人民解放军演出。
1961年初冬,纪念常宝堃烈士逝世十周年的常氏相声专场在天津隆重举行,常家祖孙三代汇集音乐厅参演。常家荣获新中国人民政府颁发的“常氏相声世家”的牌匾。
1962年常宝霆与马季、“刘三姐”傅锦华一起即兴表演《刘三姐对歌》。
1963年参加天津抗洪抢险并慰问演出。
1970年常宝霆得到曲艺团批准,决定创作新型相声,两年后在1972年《挖宝》正式问世。成为文艺复苏后的里程碑式作品。
1984年至1990年多次赴老山前线慰问解放军。
1986年,中国中央电视台录制《常派相声》专场常宝霆及常家兄弟、子侄、师徒搭档齐齐上阵表演。
1986年9月,常宝霆参加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回来吧,微笑》。扮演不会笑的车间主任。
1987年5月,常宝霆赴美举行中美文化交流演出。
1951年至1992年常宝霆在天津市曲艺团担任主演在全国各大剧场和深入基层慰问演出。
1992年常宝霆从天津市曲艺团调入天津市表演艺术咨询委员会从事挖掘、整理和对年轻演员的传、帮、带工作。
1993年,搭档白全福去世,常宝霆从此不再上台表演,继续专注于相声理论研究,推进对年轻相声演员的培养工作。
2008年常宝霆成为中国首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声)传承人。
2009年农历大年初五、初六,相声表演艺术家李金斗、师胜杰、石富宽等带头组织了“常宝霆80寿诞暨从艺70周年纪念演出”在北京中山堂举行。常宝霆再次登台亮相,表演相声《卖布头》。
2015年1月4日常宝霆在天津市逝世。享年85岁整。
主要成就
首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声)”传承人。
“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享受国务院津贴获得者
北京相声改进小组副组长
全国文代会代表
全国青联委员
天津市曲协副主席
天津相声研究会会长
常氏流派相声领军人物
天津市市级劳动模范
天津市政协委员
天津市市委宣传部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
人物评价
观众喜欢听常宝霆的相声,爱的就是他那种相声演员很难拿捏的帅劲儿,那种表演的激情和高亢。他的表演如同熬粥一样,不断地加温,用小火炖着,慢慢把味道全都浸透在浓浓的香汤里。观众也随之静下心来,沉浸在他所设置的艺术氛围里,享受相声应有的魅力。常宝霆十分注重表演,他像演话剧一样在刻画着人物,动作也像话剧演员一样舒展自然,随着人物的变化而变化。他的表演生活化而又艺术化,把观众瞬间带到舞台上,带进人物和故事里。常宝霆在传统相声中也融入了很多现代的东西,他的观点是社会在发展,相声也要与时俱进,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才诞生了相声《听广播》这样的表演形式,观众以前没有见过,觉得很惊奇。(《天津老干部》杂志评)
参考资料
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霆.资源新闻网.2024-08-23
天津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霆逝世.北方网.2025-01-17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协主席冯巩:站在新历史起点上的回望.百家号.2025-01-18
相声一代宗师常宝霆:赓续相声薪火,不忘先贤之志.百家号.2025-01-18
天津“相声大家”常宝霆.微信公众平台.202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