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文开,宜黄县人,民俗学博士。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现从事口头传统、民族文学、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科研成果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学”子课题“19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史诗学史论”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史诗学史论(1978—2012)”
《赫尔德:民俗学与浪漫民族主义》(民族文学研究,2008年第3期)译文译著
《哲学家和狼》(京华出版社,2009年4月版)译文译著
《为年轻人量身定制的省钱方略》(京华出版社,2009年6月版)译文译著
《口头诗学视域下的古代经典个案分析与研究》(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0年12月)专著
《北宋茶诗三重境界浅析》(农业考古,2004年第2期)
《北宋茶事与文士诗情论》 (求索,2007年第10期)
《北宋茶诗与文士雅趣简论》(河北学刊,2007年第6期)
《传统性指涉:口头传统结构的美学功能》(民间文化论坛,2009.01)
《20世纪西周史诗问题《(中国国粹,2009.01)
《宋代歌妓唱词的演述:一种口头话语方式》(南昌大学学报,2009.06)
《多重标识:史诗演述中歌手的身体语言》(民族文学研究,2010.01)
《声音的再发现:\u003c捉季布传文\u003e的知识考古》(民俗研究,2010.01)
《政治变革与20世纪中国史诗学术》(求索,2010.02)
《西方文论语境中史诗观念和研究范式的演进与转换》(江西社会科学,2010.12)
《钟敬文与二十世纪中国史诗学》(民间文化论坛,2010.01)
《19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中国史诗学与外来文化的影响》(民俗研究,2011.02)
《挽歌:文类、结构和重构问题之探析》(民间文化论坛,2011.02)
《20世纪中国史诗学研究的诠释与思考》(民族艺术,2011.03)
《论国外史诗及其理论译介与中国史诗学的建构》(江南社会科学,2011第12期)
《燕乐大典\u003c庆善乐\u003e的创作与变迁考论》(新余学院学报,2011年第六期)
《20世纪\u003c诗经\u003e“史诗问题”的论争与反思》(内蒙古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口头传统诗性智慧的探索者——韩戈金的口头诗学研究》(民族艺术,2012年第1期)
《史诗与叙事诗关系的诠释与思考》(民族文学研究,2012年第2期)
《冯梦龙\u003c山歌\u003e与\u003c挂枝儿\u003e的编辑思想及其特色》(编辑之友,2012年第4期)
《演述中的治病咒语:一种神秘的语言》(民间文学论坛,2012年第2期刊)
《试论歌妓演述唐诗的口头传播方式》(内蒙古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新时期中国口头诗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诠释和思考》(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4期)
胡仁乌力格尔《隋唐演义》对《说唐演义全传》的因革(内蒙古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获奖
专著《口头诗学视域下的古代经典个案分析与研究》(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0年12月)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哲学家和狼》,作者:(英国)马克·罗兰德 译者:冯文开 罗宁
《中国史诗学读本》
2016年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2017年4月获得内蒙古大学第七届校长励学奖;2017年7月获评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017年12月获评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参考资料
冯文开.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2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