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中华小长臂虾

中华小长臂虾(学名:Palaemonetes 中华缺翅虫),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十足目长臂虾科小长臂虾属一种淡水小型虾类,又称花腰虾,是中国唯一有记载的小长臂虾属物种。

中华小长臂虾体长一般为25~50毫米,体重0.3~1.4克。额角短于头胸甲,无鸡冠花状隆起,平直前伸,未端尖锐,上缘具5~6齿,下缘具1~2齿;头胸甲平滑,具触角刺和腮甲刺,无肝刺;腮甲沟炎伸至头胸甲中部之前,尾节末端呈刺状,两侧具1大刺及1小刺,背面有2对活动小刺;眼大,角膜宽于眼柄,具有1小单眼;第一触角柄柄刺较少,伸至第一节中部附近,第二触角鳞片长不到宽的3倍,外末角刺超出第一触角角柄末端;大鳄不具触须,门齿部具3小齿,臼齿部也具有小突起;第一步足伸达或稍超出第二触角鳞片末端,第二步足显著长于第一步足,末3对步足呈爪状,第三步足掌节后缘具4~5根细刺;身体较透明,虾体上有7条棕色条纹,以第三腹节后缘的颜色最浓。其卵呈棕绿色;繁殖季节自夏初至秋末,生活于淡水池沼内的水草丛中。中华小长臂虾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及华中地区等地,以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其繁殖快、数量多、肉质鲜美,是虾类捕捞的主要种类之一。

形态特征

中华小长臂虾通体透明,带有棕色条纹,体长25~40毫米,体重0.3~1.4克,额角稍短于头胸甲,平直前伸,末端极尖锐,上缘具5~6齿,下缘具1~2齿;头胸甲具触角刺及鳃甲刺,不具肝刺,鳃甲沟炎约伸至头胸甲中部之前,额角后脊延伸至头胸甲中部附近,腹部圆滑;第六节长约为高的1.8倍,尾节稍长于第六节,末端较宽,中央呈尖刺状,两侧具1大刺䱻及1小刺,背面有2对活动小刺;角膜宽于眼柄,具1小独眼;第一触角柄柄刺较小,伸至第一节中部附近,上鞭内枝长度不到头胸甲长的2/3,基部与外枝愈合;第二触角鳞片长不到宽的3倍,外末角刺超出第一触角柄末端;大颚无触须门齿部具3小齿,臼齿部也具有小突起;第三颚足伸至第一触角柄第一节末端附近,侧鳃发达;第一步足伸达或稍超出第二触角鳞片末端,较宽,指与掌等长,腕长约为指或掌长的4~5倍;第二步足显著长于第一步足,其螯完全超出第二触角鳞片末缘,腕节最长,约为掌节的2.3倍,掌节长度约为指节长度的1.7倍,指节不呈匙状;末3对步足呈爪状,第三步足掌节后缘具4~5根细刺,第五足掌节后缘末半部具数列丛毛,雄性腹肢内肢不具内附肢。其卵呈棕绿色。

分布范围

中华小长臂虾为古北界种,最早分布于中国北方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越南、缅甸、俄罗斯、日本中部等地,后由于各地间的水产苗种运输的携带作用使得长江以南地区也广泛存在,于中国东北(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华北地区(河北)、西南(云南)以及长江中下游平原(江苏)的河流和淡水湖泊中均有发现,特别是在云南,已成为常见的淡水虾。长江流域由于过度捕捞,资源量已很少。

生活习性

中华小长臂虾通常生活在淡水池沼内的水草丛中,多见水草茂盛的水域,性杂食,喜食小型动物或其尸体,也食水生植物或有机碎屑,对藻类的摄食不强。中华小长臂虾性情较为温和,基本不对鱼虾造成伤害,在足够的食物下,可以和其他鱼虾共存,但是对鱼卵和鱼苗有一定威胁。

生长繁殖

中华小长臂虾为小型虾类,繁殖季节自夏初至秋末,连续抱卵2~3次,产量较大。一般发育成熟的雌虾比雄虾体型大,交配完成后即产卵,产出的卵附着在雌虾的第1~4腹足上。虾卵由于个体差异和发育时间的不同,可能会呈现出黄褐色乃至浅黄色,随着孵化日期的增加,虾卵透明部分会越来越多,孵化前能看到幼虾的眼睛。幼虾孵化时雌虾会非常频繁的扇动泳足,每次扇动都会有一些孵化出的幼虾脱离母体,直到所有幼虾下身,母虾才会蜕下旧皮并准备孕音下一次虾卵。一般潘状幼体以前的幼体均在卵内度过,刚孵化的幼体器官结构即较为完善,能爬行和游泳,经过3次蜕皮即可完成变态

近种区别

中华小长臂虾与锯齿新米虾日本沼虾秀丽白虾等虾种在形态和习性上有显著区别。黑壳虾眼睛很小,个头也小,一般在2厘米左右,颜色多变,腿较粗短,没有钳子,对鱼类完全无威胁。日本沼虾俗称对虾、河虾、大眼贼,眼睛比黑壳虾稍大,但比中华小长臂虾小,且眼睛向前伸出,无白色触须,钳子非常粗壮,块头一般来说也很大,对鱼类和别的虾威胁非常大,不适合混养。秀丽白虾身体比中华小长臂虾更纤细透明,大部分个体身上有点状斑,眼睛非常大,眼柄与身体呈90度角向两侧伸出。雌虾抱卵时,体侧有一排巨大的黑色斑点,对健康鱼类无威胁。

资源利用

中华小长臂虾分布范围广,加之繁殖快、数量多,肉质鲜美,已成为虾类捕捞产量的主要种类之一。

价值

中华小长臂虾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可以作为许多鱼类和蟹类的主要饵料,同时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中华小长臂虾还是发展人工配合饲料的动物蛋白之一。

参考资料

中华小长臂虾种质鉴定规范.辽宁省人民政府.2024-08-03

中华小长臂虾.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8-03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